第8章 圍困關中:獨倚欄幹看落暉(1 / 2)

長安“洗城”持續了三月有餘,城中百姓除被殺之外,逃走之人甚眾。眾軍將之中,唐朝降將王重榮見黃巢殘暴,民心盡失。觀望之下,預測大齊政權有變,長安朝不保夕,加之不滿於黃巢開國後對其的封賞,遂召集周芨、諸葛爽秘議。

深夜,周芨、諸葛爽二人秘密來到王重榮營中。一番噓寒問暖的客套之後,王重榮言歸正傳,言道:“我等自投奔黃巢以來,軍士日夜駐守荒涼苦寒之地,士兵軍餉亦比之前有所不足,而軍務征伐則多過大唐數倍。不知兩位兄弟作何感想?”言罷,臉有不平之意,默默觀其二人神色。

周芨聽罷,神色不悅,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說道:“不瞞兩位將軍,兄弟自投奔大齊以來,眾將士未曾享有一日富足。如今長安糧少,人人食不果腹,眾將士苦不堪言……況且大齊皇帝屢派我等駐紮凶險之地,每遇戰事,皆令我等為先鋒。幾次交戰之後,兄弟屬下軍士死傷者甚眾,大軍數目日益減少。大齊皇上卻未加派一兵一卒來充軍。”周芨說罷,連連搖頭,唉聲不斷,眼見二人不語,接著又問道:“不知二位,可有良策?”

諸葛爽點點頭,附和著道:“周兄所言,跟兄弟營中狀況相仿。兄弟乃一粗人,回憶起當年屯兵櫟陽,大齊皇帝派使者前來,勸兄弟起事歸附於他,當時承諾於我,共享榮華富貴。如今國體不穩,大齊皇帝不顧前方吃緊,含元殿中依舊歌舞升平,對駐守邊關的眾將士不聞不問,棄之如草芥,著實令兄弟們心寒呐!”諸葛爽眼望王重榮,抱拳施禮,言道:”王兄久在官場,見多識廣,閱曆無數,當下之勢,該當如何?萬網王兄為我二人指點迷津。“

王重榮見時機已成,立刻臉顯怒氣,站起身來,拍案言道:“難得二位兄弟推心置腹。如今大唐皇帝發詔令各道兵馬節度使起兵勤王,意圖收複長安,重回京師。晉國公與宰相鄭畋遍發檄文,許與立功者高官厚祿……今長安局勢不穩,危機四伏,隨時有被大唐聯軍擊潰的可能。以我愚見,我等不若重歸大唐朝廷,助其剿滅黃黨,收複京師,不失為大功一件。”周芨與諸葛爽對望一眼,心照不宣之下,點頭稱是。當下三人密議已定,兩人各自回營準備起事。

天亮之時,王重榮與二人擂鼓召集眾將,言道:“王某不才,昔日拜眾兄弟擁戴為首,後受人蒙蔽,助紂為孽,帶領眾兄弟明珠暗投,誤入歧途。如今齊皇無德,燒殺擄掠,百姓人人怨聲載道!今唐宰相鄭畋命我等發兵,助其收複長安,恢複大唐京師,事成之後,人人得以高官厚祿!”周芨趁勢言道:“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如今我等奉宰相鄭大人檄文討賊,重歸大唐朝廷,實不為恥辱。倘若繼續效命於黃黨,他日王師被定長安之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眾軍齊聲稱諾,言道:“唯將軍馬首是瞻!但有所令,無所不從!”當日,三人命人殺死大齊監軍,以其血祭旗,召集兩萬餘眾,於渭水之畔誓師,宣告於黃巢決裂,奉詔討賊。

三人誓師完畢,早有大齊探馬六百裏加急報於長安,黃巢聽聞此事,怒不可遏,大罵三人無信。思慮一番之後,黃巢尋思:必須迅速平複叛亂,否則唐朝降將人人效仿,局麵將不可收拾。於是,黃巢當夜下旨,命令諸衛大將軍朱溫領兵一萬自同州出發剿賊,又命其弟黃鄴領兵一萬自華州出發支援朱溫,二人合兵夾擊王重榮,盡早平複叛亂,班師回朝。不待朱、黃兩軍出發,王重榮早已得到消息,即刻與周芨、諸葛爽二人排兵布陣,以逸待勞,不等朱溫、黃鄴合兵一處,在渭水之畔將其阻擋,各個擊破。三人率軍衝殺一陣,齊軍死傷者無數,朱、黃二人大敗而逃。

王重榮並不戀戰,亦不孤軍深入追趕朱、黃二人,返回營地與周芨商議,如今雖然勝了一陣,朱、黃二人雖兵敗退去,然而我等前無援兵,後缺給養,久居此地,必不能長久,宜速速找尋強援。王重榮言道:“義武節度使王處存,昔日攻入長安,後不久被黃巢軍逐出長安,險遭被擒,其對黃巢恨之入骨。如今,其領兵討伐黃巢,駐地與我等僅有數十裏,向其求援,必定會施以援手。”周芨稱讚,亦有此意。當下,王重榮書信一封,命令使者火速送往王處存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