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其華在麵:意思是心的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從麵部的光澤上反映出來。麵部血管極為豐富,全身的氣血都可上注於麵,麵部的色澤能反映心氣的盛衰、心血的多少、心功能的強弱、血循環的通暢與否。心開竅於舌:意思是舌為心的外侯,舌與五髒都有關係而與心的關係最密切。心的氣血通過經脈的流注上通於舌,以保持舌體的正常色澤與形態。平時可以通過察舌來測知心髒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心的功能正常,舌體就紅活榮潤,語言就流利,味覺就靈敏。若心陽不足,舌就淡白胖嫩;若心血不足,舌體就淡白;若心火上炎,舌尖就赤,舌體就紅、爛、痛;若心血瘀阻,舌質就紫暗;若痰火擾心,舌就僵硬,言語就障礙。
肺開竅於鼻:鼻為呼吸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氣的功能,鼻的嗅覺和通氣的功能均依賴於肺氣的功能。肺氣鬱滯,呼吸就短促,嗅覺也失靈;如果肺寒,鼻就流清涕;如果肺熱,鼻就流濁涕;如果肺火熾盛,鼻就流黃稠濁涕。還由於鼻是肺的竅口,故鼻又是外邪侵犯肺髒的第一關,如感冒後首先出現鼻塞流涕,嗅覺喪失。
脾開竅於口:口指口腔,為消化道的最上端。飲食、口味與脾的功能有關,脾的功能旺盛,食欲就強,口味也好,如果脾有病變,就會出現食欲的改變和口味的異常。
肝開竅於目:目指眼睛,眼的營養主要來源於肝。肝陰充足,肝血旺盛,眼睛的功能就正常。如肝血肝陰不足,眼就幹澀,視力就可減退。如肝火上炎,則眼脹、眼紅、眼痛;如肝風內動,則兩眼斜視,兩眼上翻。
腎開竅於耳:耳是聽覺器官,其聽功能的發揮,主要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精飽滿,營養於耳,耳的聽覺就靈敏。若腎精虧虛,耳失滋養,聽力就減退,或耳鳴耳聾。
五官與內髒的密切關係決定了無論哪一種複雜的五官疾病都可以引起局部和全身兩個方麵的一係列病理變化。無論哪一種頑固性需內治的五官疾病都要從全身著手從本論治。
1.常到眼科看看
眼睛是視覺器官,是光明的使者,是心靈的窗口。為了增強人群的愛眼意識,6月6日被定為全國愛眼日。紀念這個節日,旨在提醒廣大人民群眾不忘保護眼睛,愛護眼睛,及時預防和治療各種眼病。
為了眼睛的健康,人從出生到衰老都應常到眼科看看。
眼科檢查是體檢中的重要項目,眼底檢查是全身健康的一麵鏡子。盡管眼的結構非常精細,對不良刺激的反應特別敏感,但很多眼病還是要通過檢查才可發現。隻有及時診斷及時治療,才能確保眼睛在任何時候都能享有清晰、明亮、持久的視物狀態。
2.眼科檢查查什麼
人出生後還處於嬰幼兒期就該請眼科醫生查查,看有無先天性眼病,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新生兒膿漏眼、先天性青光眼等,不要誤了診治的最佳時間。青少年期常到眼科走走,看有無近視、遠視、斜視、弱視、散光等眼病,以便及時矯正。40歲後,要每隔一兩年就查一下眼睛,以防老年性眼病的到來。老年後更要勤到眼科就診,警惕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視網膜動脈硬化等常見老年性眼病給您“暗送秋波”。
此外,某些軀體性疾病往往可以先從眼部得到線索,作出早期診斷,如糖尿病,一旦確診,就得光顧眼科,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眼睛並發症的防治也是長期的任務。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並發症,但早期卻無症狀,隻有早檢查早幹預才能避免或延緩糖尿病的眼損害;合並糖尿病的白內障患者要到眼醫那裏去明白手術時的注意事項;同時患有高度近視、青光眼、葡萄膜炎的白內障患者,手術的利與弊要與有經驗的眼科醫生慎重討論;再如高血壓,早期即可使視網膜動脈痙攣,日久導致眼底動脈硬化,眼底出血,視神經乳頭水腫,視力減退;患甲亢後當出現惡性突眼時,可引發角膜炎、角膜潰瘍而導致視力減退或失明。此外,患有血液病、腎髒病、結核病、維生素缺乏、顱腦外傷、腦瘤、精神病、口腔病和耳鼻喉科病者也要及早預防眼致殘。無故出現眼睛刺痛、癢澀、異物感、畏光、流淚等眼部刺激症的也要到眼科查查。
常到眼科看看,當通過查眼而早期發現某些軀體性疾病時,可提示患者盡早去相關科室進行檢查和治療。
無論什麼人,除應常到眼科查查之外,日常生活中還要自覺愛護眼睛。
3.愛護眼睛
目前,眼睛疾病的發生率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視力下降、近視眼、白內障、老花眼、青光眼都在提前發生。所以,愛眼既要積極治療眼部疾患,又要根據內髒疾病可能導致的眼損害而及早預防。心腦血管病、內分泌病,腎髒病、血液病在治本病的同時,必須定期查眼底以保護眼睛。生活方麵:高度近視者要時時避免過度用力和大怒,以防視網膜脫離;青光眼者操作電腦時要戴防護眼鏡並不能在較暗環境下工作時間過長;長期使用電腦者還要小心幹眼症。沙眼、紅眼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要正規治療,並避免眼疲勞,注意麵部衛生,防止交叉感染;散光眼、近視眼、遠視眼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正確配戴和使用眼鏡,配鏡驗光不準,可致終身弱視。散光和遠視還能導致眼幹眼澀、頭悶不適、眉棱骨困痛;青光眼還可伴發惡心嘔吐、頭昏悶重痛,出現上述症狀時要注意合理用眼,適當休息。中小學生要科學用眼並堅持眼睛保健操;老年人要勤於眼保健,延緩老眼昏花;野外作業者要戴暗色鏡,防止風沙、強光刺激;健康人要認真講究眼衛生,不亂用毛巾、不髒手觸眼。還要通過各種方式及時緩解視疲勞,並保持良好的情緒,還可常服一些滋補肝腎陰精的藥物和食品。此外,用眼有度、科學用燈、大便通暢也是愛護眼睛的重要方麵。
在髒腑中,愛眼更要愛護肝髒。
4.愛肝也是愛眼睛
眼睛之所以能“視萬物、別白黑、審長短”,全賴肝氣之疏泄和肝血之營養。雖“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但由於肝的筋脈聯目係,肝開竅於目,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所以五髒六腑之中眼與肝的關係最密切。眼睛的營養來源於肝血、肝陰的滋潤和濡養。肝血旺盛,肝陰充足,眼能充分得到肝血、肝陰的滋養,眼睛就視物清楚,精彩內含,神光充沛。若肝血肝陰不足則眼幹眼澀,視物不清,甚至發生夜盲症、色盲症。若肝風內動,就會出現眼睛顫動、眨眼、斜視、上翻等症。若肝氣上逆、肝火上升,眼睛就會憋脹燒痛、模糊不清。而且肝火內盛的人,更易與外界的風熱之邪互相參和,使春夏之際更易發生眼病。
為了眼睛,要更加愛護肝髒,要保持肝髒的陰陽平衡、氣血協調。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通過心態的調整使肝氣不鬱結,通過飲食的調節使肝火不上升,通過藥物的作用使肝血肝陰不缺乏,從而為眼睛提供肝髒的最佳資源。
5.幹眼症及其防治
幹眼症是指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強以致無法保持眼睛表麵的濕潤而造成的以長期眼睛幹澀、酸脹燒灼、視物模糊、眼內異物感等為主症的一種眼病,該症不是眼睛的一個具體病,是各種不同病因引起或各種相關疾病過程中出現的一組症狀。幹眼症的常見原因有嚴重的沙眼,長期的風沙、煙塵、油煙和熱、光的刺激,長時間看電視,使用電腦,打電子遊戲,配戴隱形眼鏡,散光,近視,維生素A缺乏,各種消耗性疾病。
中醫認為眼睛幹澀主要是肝火大,耗傷了肝的陰血,或肝血肝陰來源不足,不能良好地滋潤和濡養眼睛所致。夏季炎熱,更能由外耗灼眼睛的水分,年老體弱、更年期婦女、平時陰虛火旺的人更應注意這一點。
在空調環境中長期對著電腦目不轉晴地工作更易造成眼睛缺氧,使淚腺分泌減少。預防幹眼症可采取給眼睛保濕的辦法,這種保濕法主要是使所處的居室空氣濕潤,而不是隨便購買眼藥水亂點眼睛。眼藥水多為抗菌類、激素類眼藥,沒有相應的眼病不可亂用。幹眼症不是細菌和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盲目使用眼藥水會刺激眼睛,破壞淚膜的穩定,加重幹眼症狀,甚至造成眼睛實質性的損害。若需點眼藥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眼藥水。
幹眼症的發生與五髒六腑都有關係,治療時要在調節內髒功能上下工夫,尤其要多服滋補肝腎陰血的藥物。中成藥杞菊地黃丸治療慢性幹眼症效果理想,一般服用2盒就可見效,服3~4盒可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盒。飲食可增加羊肝、魚、雞蛋、水果、蔬菜的含量,並多飲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還要防止內髒上火和太陽久曬,不熬夜、不久視。如果內髒經常“有火”或常在烈日下作業,可使症狀加重。患了幹眼症後盡量避免憂思惱怒等情緒波動,避免肝氣化火,耗傷肝血肝陰。一般通過飲食、環境、髒腑功能的調整和合適的中藥治療可避免人工淚液和手術治療。
6.謹防紅眼病
紅眼病是具有傳染性或流行性的眼睛發紅、結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細菌性或病毒性結膜炎的俗稱。多發生於春、夏、秋季氣溫高、風沙大、空氣幹燥、渾濁之時。可散發感染,也可流行於工廠、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引起該病常見的細菌為流感杆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中醫稱之為“天行赤眼”,認為是風火熱毒侵襲人體後引起的眼部症狀,是時氣邪毒侵害眼睛後導致的白睛急劇紅腫的流行性眼病。因其發病急、流行廣、傳播快而有醫學專家稱之為“夏季的眼科瘟疫”。有資料報道,紅眼病若治療不及時嚴重的可以引起全身麻痹、四肢抽搐。
紅眼病的主症是眼睛突然紅腫澀痛、刺癢燒灼、怕熱怕光、淚如熱湯,眼內分泌物增多並由黏液性變為膿性,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致早晨睜眼困難,甚至出現結膜下出血,體溫升高,頭痛、咽痛,周身不適等症。患了紅眼病後不能得病亂求醫,不能亂點眼藥水、亂塗眼藥膏,不可亂用髒手、毛巾、袖口揉擦眼睛。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內服和外用藥物。而且患病期間的調護很重要,急性期要隔離、休息,既利於病愈又免傳他人。恢複期必須外出時,要戴墨鏡,禁止烈日下活動、高空中作業。飲食忌辛辣油膩,情緒忌惱怒憂思,眼睛忌包紮壓迫。盡量多閉目,多飲水。
由於紅眼病傳染性極強,傳播途徑是患眼分泌物直接或間接地傳到健康眼內,所以要加強預防。健康人要避免與紅眼病人接觸,並要認真搞好個人衛生,患者用過的毛巾、臉盆,患者操作過的電腦鍵盤、鼠標,患者用過的醫療器械都要隔離消毒。醫生處理過眼病的手要嚴格消毒。此外,患者還可配合中藥龍膽瀉肝丸口服,或黃芩、菊花、桑葉、夏枯草水煎服。
7.對抗青光眼貴在早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致盲性眼病,急性發作時由於強烈的症狀、劇烈的痛苦迫使患者及時就醫而易被發現,慢性起病時卻因為症狀隱蔽、征兆缺乏,往往待視力受損時才走醫院而即使被確診也已屬晚期。該病藥物不能根治,手術不能一勞永逸,患病後需終身與眼醫打交道,而且目前並無有效的預防辦法。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抗該病的唯一選擇。
青光眼的明顯症狀是:眼睛紅、腫、脹、痛、眼球堅硬、虹視、視力急劇下降、劇烈頭痛、鼻根、眉弓痛、惡心、嘔吐、體溫高、心率快。臨床有時易被誤為胃腸病、心腦血管病而錯過治療機會。
青光眼的發病機理主要是眼壓升高,但眼壓不是其診斷的唯一依據,高眼壓不一定必患青光眼,低眼壓也不一定不患青光眼。青光眼要眼科醫生根據眼壓、視野、視神經萎縮情況等綜合分析來確定。有些高眼壓沒有青光眼特征,不屬青光眼病。有些眼脹、眼痛可能與肝氣、肝火有關,不要硬與青光眼拉扯關係。
青光眼老年人多患,青少年和新生兒也有發生。新生兒青光眼為先天性青光眼。青少年青光眼多為開角型青光眼,發病沒有明顯症狀,病程進展相對緩慢,加之人群普遍對青少年青光眼的不認可而使該年齡段的青光眼易於臨床漏網,悄悄致盲。因此,醫學要求30歲以下的青少年,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高度近視、高度遠視者,長期使用電腦者,不懂用眼衛生者,即使沒有感覺也應做一次全麵的青光眼檢查。老年人由於眼睫狀肌彈性度下降,晶狀體老化並腫大,以及身患各種複雜疾病而更易發生青光眼。老年人多患的是閉角型青光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狀不典型,後逐漸加重,若不能有效治療,最終導致視力喪失。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常突然起病,與精神刺激、過度疲勞、暴飲暴食、氣候突變有關。臨床要求診治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要爭分奪秒。
青光眼的治療有藥物、激光、手術三種方法,治療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壓,保護視神經,控製病情。如果初次就診視力已經損害,即使眼壓控製良好,視力也不能恢複。隨著醫學的發展青光眼的治療也在不斷進步,隻要早發現、早治療,有些病例是可以有效控製的。但目前的醫療水平還不能使致盲的眼睛重見光明。凡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吸煙、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白內障、眼外傷、視物模糊、視物變小、視燈光時周圍有紅暈、不明原因的眼脹痛、眼疲勞、眼磨澀不適及40歲以上的正常人都應定期到眼科檢查,隻有檢查才能發現青光眼,別因該病早期的不痛不癢而放鬆警惕,早期治療要比中晚期治療效果好得多。
患了青光眼後要避免緊張、焦慮、惱怒,忌煙酒及刺激性食物,不戴墨鏡,不在烈日下作業,不受過強的寒冷刺激,嚴遵醫囑,正規治療,準時複查。也可配用中藥,加強療效。
8.老年白內障 手術莫遲疑
白內障是致盲元凶,是我國第一致盲眼病,有老年性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外傷性白內障、代謝性白內障、藥物性白內障、後發性白內障、並發性白內障、放射性白內障等,以老年性白內障為數最多。目前沒有什麼藥物可以預防和治療白內障,手術治療是其唯一的選擇。可是老年人往往不願意在眼上做手術,並有一種老的觀點是,白內障要等到成熟了,視力下降到0.1以下,看不見的時候才做手術,這種認識是過去的認識。
白內障遷延日久不斷加重,會對眼內各大組織加大損傷,並增加術後並發症的幾率。白內障還有誘發青光眼的可能,一旦誘發了急性青光眼,將嚴重影響白內障的手術效果。白內障不能等到視力下降到很低程度才做手術。隨著微創手術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和先進的人工晶體的應用,白內障手術的成功率不斷提高。因此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應盡早接受手術治療,早手術早受益。
9.警惕鼻出血對你的提醒
鼻出血是局部和全身兩個方麵的疾病引起的臨床表現,它有時問題不大,有時卻是身體潛在病變對您的“提醒”。它提醒您經常鼻出血或偶爾鼻部大出血不僅僅由於“上火”或“發炎”,有些鼻血可能與鼻部或全身的器質性病變有關,當您偶爾少量鼻出血或伴有口幹口苦、舌痛、牙痛、大便幹、小便黃等火熱之症時也許因為“有火”,一般經瀉火止血處理即可。但若經常性的一側或兩側鼻腔出血或無明原因突然鼻內大出血,就不那麼簡單,患者應當多生疑問,不能隻在止鼻血上下工夫,病因不除,鼻出血是難以止住的。
鼻出血的局部因素主要有不經意的鼻外傷,鼻黏膜幹燥,鼻黏膜潰瘍,急性鼻炎、鼻竇炎,鼻竇或鼻咽部惡性腫瘤等。全身因素主要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流感、出血熱、麻疹、猩紅熱、百日咳,傳染性肝炎、肝硬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肺氣腫、肺心病,胸腔腫瘤,營養障礙或維生素缺乏,磷、汞、砷、苯等中毒,長期服用水楊酸藥物等。
高血壓病人嚴重鼻出血往往為高血壓危象,尤其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當情緒波動或治療不當、休息不佳、寒冷刺激使血壓明顯升高時極易造成鼻腔內血管破裂而出血。同時因動脈硬化、血管彈性差、血管收縮無力,以致破裂後不易自行愈合,所以家庭止血困難時,應當急去醫院緊急降壓,並緊急鼻腔填塞治療;肝硬化時鼻出血常常是肝功能減退、病情加重的標誌,要積極治療原發病,不能將此時的鼻出血當一般出血看待;血友病引起的鼻出血有時量不大,並伴有其他血液病的症狀,其出血隻經局部處理是無效的。
由於鼻出血反複發作,時輕時重,當每次出血被止住以後,有的患者難免“好了瘡疤忘了痛”而處於麻痹狀態,此時請注意鼻出血對您的“提醒”,去醫院查查鼻出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