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春季(1 / 3)

1.春季的氣候特點

春季,全年第一季,養生第一季。春季,全年之始,新歲之初,萬物複蘇,百草萌芽,紅花含苞,綠柳吐翠,大自然生機蓬勃,天地間欣欣向榮。這樣的春,人的身心無不沐浴在季節的溫煦裏。但不樂的是春天又是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季節,是有些病最易流行、最易播散的時候。也是黃風四起、寒熱不均、天氣變化莫測的常見季節。加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又是一年中播種理想、奠基成果的時間。為了在春天這個最忙碌、最關鍵的時間裏不被外界環境所幹擾,人在繁忙的“春耕”之時別忘了春天保健、春天將養。別忘了及時預防和治療此時的流行性傳染病和各種常見病、多發病。

2.春天養陽

告別了嚴寒的冬天,陽光溫和地撒滿大地,人與自然相應,此時陽氣始旺,汗孔開張,循環增強,氣血流暢,新陳代謝增快,養陽最適時。讓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的陽氣一起升發,一起長養。為了與自然保持一致,人應當夜臥早起,緩步於庭,披發寬衣,舒緩形體,多在戶外活動,將身心融入自然之中,以使精神情誌隨著春天的生發之氣而舒暢愉悅,盡享自然界的美好春光。隻有順應了這種春陽生發之氣,才能適應春天的養生之道。如果違背了這種春陽之氣,人體的陽氣就不能適時地舒展,此時尤其容易影響肝氣,使肝氣內鬱而化火,出現煩躁、多怒、眼脹、眼痛之症。

春天養陽,讓全身的陽氣都順應著自然,向上、向外舒展,使人情懷振奮,心曠神怡,使人體的自身調節功能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加協調。並通過春三月的合理養陽,以利於夏的長,秋的收,冬的藏。

春天養陽,除將養全身的陽氣外,特別要注意養肝。在五髒中,肝與春相應,肝的特性是“喜條達而惡抑鬱”,與春季蓬勃伸展的自然現象一致。人的精神狀態、人的心理情緒與肝氣的疏泄和調節功能密切相關。肝氣疏泄太過則人易於發怒,肝氣疏泄過弱則人易於鬱悶不舒。故在春季陽氣升發之季,保持肝髒的蓬勃生機,是春季養陽養神的重要方麵。此時要讓肝氣疏泄條達,既不能亢奮,又不能鬱結。凡是肝氣不舒者,在這個季節更應注意養肝、平肝。正如《內經》所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此時,隻有保持肝髒旺盛的生理機能,人才能更好地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如果春季不能認真的養肝護肝,肝病、精神病、腦血管病就容易複發或加重。春天肝氣旺盛,肝性活躍,春天養肝,要從生活上和精神上兩個方麵著手。肝氣不舒者,要主動走出心理陰影,要自我調節情懷,不要傷動肝氣,避免惱怒憂思,爭取讓自己的心情就像春花一樣燦爛浪漫。

春天,慢支、肺氣腫、肺心病患者,更應清晨離屋,吐故納新,多吸天然氧氣,呼出體內濁氣,改善心肺功能。平時陽氣不足者要增加鍛煉強度,促進呼吸和循環力度,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增強自身的陽氣。此外,春夏陽盛於外而虛虧於內,平時陽虛內寒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溫裏補陽助氣的藥物緩調。隨著日子的一天一天變長,天氣的一天一天變暖,人的陽氣越來越趨於外發,體內的陽氣相對減弱,此時還不能過多吃涼飲冷,以防削弱脾胃之陽。

3.春天別忘常見病

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春天陽光明媚之時還有風寒襲擊的時候,春天刮風的時間明顯多於其他季節。“風為百病之長”,“風為外感病的先導”,春天最易發生以風為主要病邪的外感病,如感冒、皮膚瘙癢、肌肉關節痛、風寒頭痛和各種花粉過敏症。此時大人和小孩都要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防止病從外侵,注意各種春天易流行的傳染病。

春天由於各種細菌、病原微生物剛從“冬眠”中醒來,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又沐浴在春的柔潤中,其傳染性、感染性很強。一些病菌就喜歡在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季節裏興風作浪,引起各種流行性傳染病。如通過糞-口途徑暴發甲肝,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流腦、猩紅熱、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4.春季如何預防“流腦”

春季流行病,流腦最凶險,特別是暴發性流腦。

流腦的全名叫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是冬春季節最易流行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全年都可發生,春季是發病高峰。患病對象主要是兒童,6個月至2歲者發病率最高。

流腦是通過空氣和飛沫直接傳播的,傳染源是帶有流腦病毒的人和已患流腦者,流腦病菌就潛藏在這些人的鼻部、咽部和嗓子裏,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時隨飛沫播散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了被汙染的空氣就可能發病。普通流腦的起始症狀很像感冒,有的小兒在上感時就被控製,若初起未能控製,病原菌最終就侵及腦膜發展為腦膜炎。

普通型腦膜炎輕者隻有低熱、咳嗽、咽炎等症狀;重者則起病急,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脖子僵直,精神萎靡,皮膚瘀點瘀斑,甚至昏迷、抽搐,若救治不及時可危及生命;暴發型腦膜炎起病急驟,病勢凶險,病死率極高,若搶救不及時,24小時內可死亡。流腦還有嚴重的並發症和後遺症,如失眠、眼球炎、中耳炎、關節炎、心內膜炎、心包炎、睾丸炎、副睾炎、癱瘓、癲癇、癡呆等。

流腦的判斷比較容易,如在冬春季節,患病者多為小孩,突然發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瘀斑時就可能患了流腦,要急去就醫。但流腦的帶菌者不易發現,因流腦多為隱性感染和輕症患者,僅表現為鼻咽症狀或無症狀,因此帶菌者難發現,帶菌者隻作為傳染源向周圍傳播本病,而且即使有人患了流腦也因早期症狀不典型而很難確定誰為流腦患者。待到症狀明顯時,輕者經過治療細菌會很快消失,導致已患流腦的病人在傳染源方麵的意義遠沒有帶菌者重要,所以通過傳染源隔離很困難,但一旦早期發現病人就要立即就地隔離。及早隔離流腦患者,加強可能帶菌者的管理,控製腦膜炎球菌在人群中的播散是最積極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