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前不同,現在國際上的摩托車產業鏈已經非常的完整和成熟,完全沒有必要生產所有的零部件。
可如果時間倒退幾十年,就是另外一種現象了。那時候的摩托車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配套的產業工廠都沒有。
如果你想造摩托車,隻能一步步從底層做起,把摩托車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哪怕是顆螺絲釘,你都要一點點的去建立。
哪怕是能外購的零配件,種類和數量也都少的可憐,品質還無法保證,這也是為什麼老牌的汽車和摩托車製造商都是從頭包到尾的原因。
以本田摩為例,它就是靠做摩托車螺絲釘起家的,專門為歐美的摩托車製造商代工螺絲釘。
接著又代工摩托車的其他零部件,代工的零件種類越來越多,工廠也是越辦越大、越辦越多,終於某一本田對摩托車的每一個零件都能製造了,於是開始了自己生產摩托車。
感覺不可思議是不是?告訴你,現實比你想象的更加不可思議。
摩托車還算好的,那時候的摩托車並不像現在這麼複雜,隻要肯下功夫,摩托車生產還是能夠辦到。
如果你知道豐田是怎麼製造出第一輛汽車的,相信任何人都會感到絕望。
190年,大學畢業後的豐田喜一郎來到了美國,被那裏遍布大街巷的汽車所震撼。
當時的RB沒有自己的汽車,年輕氣盛的豐田喜一郎決定投身汽車製造。回國後他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父親,父親很支持他的想法,並將售賣紡織機專利的收入提供給他。臨終前佐吉囑咐喜一郎一定要造出RB自己的汽車。
由於當時的RB汽車產業為零,全RB沒有一個人不要見過,甚至連汽車這個詞都沒聽過,沒有任何技術基礎,豐田喜一郎必須從汽車的最底層開始。
這是一條遠遠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艱難之路,可豐田喜一郎麵臨這所有困難時,從來沒有退縮。
從歐美國家購買了多輛汽車,並對其一一拆解以便掌握其中的門道。經過多年的反複推敲,一群汽車門外漢漸漸搞明白了每一個零部件作用和構造。
196年豐田喜一郎開始了自己的造車計劃。
沒有發動機,買!不賣!什麼,價格太高,數量很少,要很久才到貨,質量還無法保證。哪就自己造吧,於是豐田喜一郎建了RB第一座發動機工廠。
除了發動機外,還需要變速箱,豐田喜一郎建了RB第一座變速器工廠,這是愛信精工的前身。
沒有車軸,豐田喜一郎建了RB第一座車軸廠。
沒有底盤,豐田喜一郎又建了RB第一座底盤廠。
沒有方向盤,豐田喜一郎又建了RB第一座方向盤工廠。
就這麼一點一點的,豐田喜一郎把汽車產業涉及的所有環節,在當時完全處於汽車工業空白的RB這麼一點點了建立了起來。
終於在十一年後,也就是195年,豐田的首款汽車,同時也是RB第一輛自產汽車,“豐田G1”卡車下線。
RB首輛汽車的誕生,轟動了全RB就連皇也知道了。他親自來到豐田汽車工廠,見到喜一郎的第一句話就問,“你是怎麼把汽車造出來的?”
皇這句話可不是隨便問的,當時的RB見過汽車的人可是鳳毛麟角,皇可是見過的。他深知造汽車有多麼的難。而豐田喜一郎且憑一己之力居然建立一座完整的汽車工廠。
這裏不但有汽車裝配廠,還有發動機工廠、變速箱工廠、底盤工廠、輪胎工廠、甚至連雨刷工廠都有。簡直就是一座完整的汽車產業。
而這一切的一切完全憑著豐田喜一郎一手一腳的建立了起來。怎麼不讓皇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