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國東平府。
府城東平城,北城門,十二匹烏蓬馬車尾相連穿城而出,蹄聲如雷,揚起漫塵土。
拉車的十二匹高頭大馬膘肥體壯,神駿非凡,十二名駕車的披甲士卒一個個神情剽悍,目光銳利。
而車隊正前方領隊的三匹黑色駿馬,比一眾拉車的駿馬竟是足足高出了一個頭,額頭之上更是各自生著一根尺許長短的銀色尖角,尖角之上隱隱有淡淡雷光繚繞,鐵蹄翻飛之間銀光閃閃,一片片馬蹄鐵仿佛是純銀打造一般,華貴奢麗。
這三匹駿馬上的三名騎士一身黑色袍服,腰間各自係著一條銀光閃閃的腰帶。
車隊所過之處,城門內外以及官道之上的行人紛紛避讓,眾人望向車隊的目光中皆是敬畏之色,尤其是這三名黑袍騎士,神情並沒有如何冷峻,卻沒有人敢盯著細看。
城門處此刻密密麻麻地聚集著千餘名百姓,而在城門西側,一座張燈結彩的高高彩樓上,十餘名甲士簇擁著幾名身著官服的官員,指指點點地衝著遠去的車隊議論紛紛。
“府尊大人,聽公子已經凝氣有成,以公子的聰慧幹練,這次踏入師府,前途必然是不可限量啊!”
一名銀盔銀甲的高大男子一邊手搭涼棚觀望著遠去的車隊,一邊衝著站在一眾官員正前方的那名緋袍中年男子開口道,話語神情中滿滿的阿諛奉承。
“公子素來勇武堅毅,如今更是仙緣加身,踏入仙人境界指日可待,到了那時,非但府尊大人家門大幸,我東平府也添上了一座靠山,再也不會有妖魔鬼怪敢在東平境內做祟!”
另一名滿麵紅光肥頭大耳的官員笑眯眯地接過了話頭。
“我東平府有府尊大人坐鎮,黎民百姓安居樂業,再有公子這名仙人出世,今後必然是海晏河清!”
“王縣尊得沒錯,我東平府人口在東吳國排在第七,而這次被師府錄招的仙童卻有二十四人之多,遠遠過了上陳、驪水這兩座大府,足可見府尊大人平日裏教化有功!”
“這次公子能夠成為師,非但是府尊大人的榮光,也是我東平府的榮光,我等老朽可算是沾了府尊大人的仙緣,不定也能長壽那麼十年八年!”
“給府尊大人賀喜了!”
“以學生的愚見,我等應該給公子等二十四名師勒碑為記……”
一眾官員、甲士湊在中年男子身畔,七嘴八舌,阿諛不斷。
這名一身緋紅色官袍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是東平府知府梁輯,聽著一眾同僚下屬的奉承,眼看著車隊馬蹄蕩起的黃煙如同一條威武的黃龍一般滾滾遠去,心頭一陣陣波瀾起伏。
梁斌乃是他最的兒子,雖聰慧,卻也頗為奸滑紈絝,不斷地給他招惹來一些沒必要的麻煩,一向為他所不喜,沒想到,梁斌竟然身具靈根,此番有緣踏入修仙之道,如果能夠在師府學有所成,也算是一樁美事,光宗耀祖倒是事一樁,不定還能讓自己的宦途更進一步。
“這次師府招錄弟子的消息能夠順利傳到各城各鎮,甚至連一些偏僻村落都有中選之人,府尊可謂是盡心盡力,若是這二十四位師弟能夠有人踏入紫星等階,東平府今後別在東吳國聲威赫赫,就連大燕王朝恐怕也會知道東平府的名頭!”
梁輯身畔,一名麵皮白淨的皂袍男子突然微微一笑地道,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
這男子三十出頭年紀,中等身材,頭戴方巾,相貌普通,氣質卻是不凡,雖是一身黑布長袍,站在一眾衣著光鮮的官員之中卻有幾分卓而不群的出塵模樣。
仔細看去,這男子一身皂袍的樣式和方才三騎駿馬上的騎士一般無二,胸前衣襟之上三道銀色條紋,胸口的位置則繡著一隻栩栩如生的仙鶴,淡銀色的腰帶之上斜斜掛著一枚五尺長劍,烏木劍鞘之上隱隱有光影繚繞,似乎是帶著幾分仙靈之氣,和一眾守城將士的佩劍大有不同。
梁輯做為一郡之,早已聽慣了下屬的阿諛奉承,眾人的喋喋之語隻當是耳旁風飄過,此刻看到這皂袍男子開口,卻是不敢怠慢,神色一肅地拱手還禮道:“陳仙使客氣了,師府令下,梁某豈敢有怠慢之處,這次我東平府能有二十四名子弟拜在師府門下,梁某隻是略盡薄力而已,倒是這長達半年的遴選讓四位仙使受累了!”
話語得平和,心中卻還是有著幾分得意,做為大燕王朝最大的修仙勢力,師府每二十年才會從各郡招錄一次弟子,而且隻招收十六歲以下身具靈根的童。
靈根乃是修仙的基礎,據每萬人之中也許有那麼一兩個人才會身具靈根,雖不敢鳳毛麟角,卻也是稀缺之至,何況師府招錄的還隻是十六歲以下的童,這個比例自然就更是稀少,正因如此,此番遴選出的這二十四名身具靈根的童,直接被東平城中的百姓尊稱為了“仙童”!
鄰近東平府的驪水府和上陳府人口遠東平府,據消息,這兩府之中此次選出的“仙童”卻是少於東平府,驪水府隻有十七人,上陳府更是隻有十一人。
而據,上一次師府招錄弟子,東平府僅僅選送了五名“仙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