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幸福的秦小雨(1 / 3)

京城。

王朝勇進來彙報,“陛下,一共十二個步兵師,兵分數路,已經全部出,先頭部隊已經快抵達湖北境內。”

先頭部隊數個師,早在二十幾之前就出,已經快抵達湖北,估計在不久之後,將會和李自成的大順軍大戰。

張豐點一點頭,剿滅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具體的事情不再用張豐操心,一切有王朝勇,有總參謀部這麼多參謀人員。

張豐隻要知道重點就行。張豐道:“按照作戰計劃執行,既然已經給了他們機會他們自己不珍惜,那就不能怪我手辣。”

張豐接著指示道:“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還是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那些高層,一個不留,全部殺無赦,那些普通兵丁,底層將領等,如果主動投降就不殺了,強製勞動兩年然後釋放。”

現在,北京至津衛的鐵路在修建,北京至南京浦口的鐵路也在修建,這需要大量的勞工,這些俘虜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另外,中華帝國成立,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建設,如修建道路,架設橋梁,開礦,建設工廠學校等等,這需要大量的勞力。

正是因為需要勞力,所以張豐覺得,那些普通士兵,底層將領,隻要主動投降就不殺了,給我去勞動兩年,然後就釋放。

“是,陛下!”

王朝勇答應,記在心裏。

張豐道:“王總參謀長,中華帝國即將成立,以後若幹年,都是鐵路建設的大**,我們需要一支專門的部隊,看管這些俘虜勞工,這支部隊叫鐵道兵部隊,這支部隊需要籌建,由你親自負責。”

“是!”

王朝勇大聲的回答。

修建鐵路的好處,不言而喻,從現在通車的滬寧線就能看出來,老百姓出行方便了,經濟展提了,這都是鐵路帶來的。

有了鐵路,不僅僅隻是這些,還能加快交流,人員的流動,貨物的流動,甚至軍隊的調動等等,中國是一個大國,幅員遼闊,要想快展,改變消息閉塞,必須大力修建鐵路,這一點,張豐非常清楚。

參與鐵路修建的主力,無疑是這些大量的俘虜勞工,不但有朝鮮俘虜勞工,也有韃子的俘虜勞工,將來還有大順軍的俘虜勞工等等,成分這麼複雜,必須要有一支專門的部隊來看管這些俘虜勞工。

於是,鐵道兵部隊的成立就必不可少。張豐相信,不用自己去操心,王朝勇能將這支部隊出色的組建起來。

登基的日子已經選定,孟明昭親自選的,就在下個月,那是一個吉日,登基在即,張豐有很多事情要去忙,打仗的事情,幾乎都交給王朝勇負責,自己隻要聽王朝勇的彙報,然後把握住大方向,給王朝勇一些指導性意見即可。

正式登基之前,雖然一切籌備事宜由孟明昭總負責,但張豐有很多事情需要指導孟明昭去做。

登基的禮製等,張豐不懂,交給孟明昭全權去準備,孟明昭告訴張豐,登基的時候按照什麼流程就可以了。

張豐要拿指導性意見的是內閣的組建,因為這內閣和前明的內閣有一點不一樣,張豐準備組建九人內閣,入閣人選張豐自己敲定了幾個,分別是軍事大臣王朝勇,趙衛斌,經濟大臣楊升海,商務大臣徐良益,科技大臣宋應星,工業大臣趙左林、外交大臣、農業大臣,教育大臣,政務大臣等暫時還未確定,由孟明昭在物色人選,然後報張豐同意。

內閣和前明完全不一樣,政府機構也不再一樣,張豐之下是內閣九人組,軍事上則有參謀長聯席會。

政府方麵,在內閣九人之下,不再有原先的六部製,作為一個穿越者,骨子裏是一個現代人,張豐決定在九人內閣之下,成立教育部、農業部、工業部、外交部、商務部等等一個十幾個部。

地方上,暫時倒還是沿用明朝的,全國分為若幹個省,一省最高長官為巡撫,一省之下是府,各府最高長官還是知府,府以下是縣,一縣最高長官還是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