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陷入困境(2 / 2)

這是張豐穿越之後的第一個熱水澡,大木桶,足夠的熱水,非常的舒服,張豐已經有一點滿足了,在這樣一個殷實之家,有這樣的宅子,前麵還有一個大店鋪,算是衣食無憂。

不過,真的會這樣,會衣食無憂,沒有煩惱嗎?顯然不是這樣的。

舒服洗了一個澡,換了幹淨衣服之後,張豐在客廳碰到了張遠祥,這兩,張遠祥不知道在忙什麼,這次的臉色也不好,正在那裏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似乎遇到了大的麻煩。

此前,張豐問過幾次,張遠祥一直不,一方麵是擔心會影響張豐養傷,另外一方麵,張遠祥認為,即使將事情告訴張豐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在張遠祥的眼裏,張豐隻是一個剛滿十六歲不久的少年。

“父親,有什麼事情,能和我講一講嗎?”

見張豐再次問起,又看到張豐的傷勢似乎好得差不多了,想了想之後,張遠祥歎了一口氣道:“豐兒,估計用了幾,我們就得回鄉下去了。”

“回鄉下?”張豐不解的道:“我們在這裏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回鄉下?”

對於這裏,張豐十分滿意,有大院子,有安靜的環境,衣食無憂,還有丫鬟傭人伺候,雖然比不上豪門大宅,但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不錯。

同時,張豐知道,這個時代的鄉下,什麼都沒有,肯定非常艱苦,什麼張豐也不願意回鄉下。

張遠祥也不想回鄉下,從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張豐的爺爺開始就住在這裏,住了幾十年,且通過幾十年的積累和努力,傳到張遠祥的手上,已經算是有家財,誰願意回那個鄉下去過苦日子。

但是,不回去怎麼辦?

為了這件事情,張遠祥愁得頭都差點白了,該努力的努力都做了,但事情沒有起色。

張遠祥道:“豐兒,這棟宅子再過幾就不是我們張家的了,以後這裏將是徐家的,再有幾徐家就要來收這棟宅子。”

這可是一個重磅炸彈,張豐滿臉驚色,怔怔的看著張遠祥。

張遠祥歎了一口氣,將事情大致了一遍。原來,張遠祥辦了一個織布作坊,也就是織坊,投入了一大筆錢,而織坊一直在走下坡路,為了維持經營,去年從徐家借了一筆高利貸,正是用這處宅子做的抵押。

張遠祥所的徐家,張豐也了解到了,算是鬆江府一個比較大,比較有實力的商賈之家,經營布匹、糧食,也開當鋪和放高利貸。

徐家,又是徐家!

張豐穿越之前,徐家二少爺因為一點衝突,在大街上帶著幾個家丁將張豐打了一頓,張豐對徐家沒有一點好感,現在又聽張遠祥講,幾之後徐家就要來收宅子,張豐就將徐家恨上了。

張豐有一點疑惑,就算徐家收回了這處宅子,但是,自己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也算有家財,應該還具有在鬆江府再購這麼一處宅院的經濟實力啊,也不至於要回什麼鳥不拉屎的鄉下去過日子啊。

將自己心中的疑惑這麼一,張遠祥就是一陣苦笑。

張遠祥自責的道:“豐兒,都怪我自己,看到人家開織坊賺錢,我也弄了一個織坊,錢財全部砸到了這織坊裏麵不,還借了一筆高利貸,手上目前能動用的銀兩不過兩百兩。”

才兩百兩,這麼一點錢,在鬆江府買宅院是不可能的,隻能回鄉下買一點薄田,守著這點田產過日子。

明朝末年,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在經濟達,相對富庶的江浙一帶已經出現織布作坊,這樣的織坊,規模大的有上百張,甚至數百張織布機。

前些年,織坊可是賺錢的東西,張遠祥也辦了一個這樣的織坊,投入大筆錢,買了一大塊地,添置數十張織機,開始兩年,還真賺了一些錢,不過,後來就走下坡路了。

因為戰亂,因為農民起義,來鬆江府一帶進貨的布匹商人越來越少,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麵,這幾年,張遠祥的織坊月月賠本,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即使想賣掉織坊也賣不起價錢。

“該死的戰亂。”張豐心中鬱悶的想道。

………

新書求嗬護,有票票的朋友們,支持一下,在這裏先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