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歌詞
在給孩子唱兒歌時,你可以通過在孩子熟悉的一首歌中,把他最預料不到的地方唱錯一個詞或句子,讓孩子進一步運用他的智力。例如,把“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唱成“一閃一閃的小船”,讓孩子插話說:“不對,是星星!”對孩子來說,這不僅是很好的記憶練習,而且還讓他了解了聽別人說話的重要性,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
看圖提問
找孩子喜歡的圖畫書,根據畫麵內容,向他提一些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小鴨子自己跑出去玩,找不到家,它哭了。孩子想出去玩該怎麼辦啊。”也可以讓他自己畫畫,然後讓他解釋自己畫的是什麼。
這不僅是很好的對話練習,也是在教孩子處理簡單的問題。
童謠
童謠是專門為孩子們提供的短詩,它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童謠以說為主,也有說唱結合的,還有一唱到底的。童謠除了淺顯生動、韻律響亮、詼諧風趣外,主要是特別適合孩子的心理。經常說唱童謠可促進孩子豐富的想象力的發展。“小板凳兒,四條腿兒,我給奶奶嗑瓜子兒。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給奶奶煮碗麵;奶奶嫌我沒擱油,我給奶奶磕仨頭。”“丫頭丫,會看家;偷老米,換芝麻;芝麻細,油炸蜜;棗兒糕,熱火燒,撐得丫頭叫姥姥。”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子也要去。背著也不去,抱著也不去,嘰裏咕嚕滾著去。”
“月兒彎彎掛樹梢,好像一把小鐮刀,我要借它用一用,割把青草喂羊羔。”
澆花:“澆花澆花快澆花,你不澆花不開花。一盆水,一壺茶,澆好水,開好花。兩盆水,兩壺茶,花開好,花開大。”
燕子:“燕子仔,尾叉叉,年年來我家。不怕冷水不怕沙,飛出四遊口啞啞,雄雌出外街泥花。建築新巢似人家,即使狂風也不怕。”
提字組詞
由父母提出一個字,然後讓孩子說出和這個字相連的詞,說得越多越好。如:“花”字,可以聯想說出:花籃、花環、鮮花、花蝴蝶、花盆、花架、玫瑰花……照以上的玩法,還可以提出其他的字,讓孩子來連詞。這個遊戲啟發孩子的聯想,練習使用名詞。
音節兒歌
遊戲前先教會孩子念兒歌,並注意發準帶有e、g、h的音節。父母扮狐狸藏在一旁,孩子扮鵝,沿著用粉筆畫好的“河”邊,孩子邊學鵝走邊念兒歌:“東邊一條河,西邊一群鵝,鵝兒鵝兒唱著歌,一隻狐狸跑過來,鵝飛鵝跑跳下河。”念完兒歌,鵝跳下“河”,同時狐狸跑出來抓鵝。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鞏固練習發音,念的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需要注意哪些字的發音,多次練習之後,孩子的發音會越來越標準。
練習方言或外語
4歲半的孩子可以加入集體學習英語,先從打招呼和問好開始,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一些物名,家長要在每天的課後同孩子複習,例如練習同人打招呼問好,在家裏用這些詞彙互相對話使孩子熟練。
如果家裏有人講某地的方言,讓孩子向他學習用方言同他說話,不必害怕孩子學了方言就講不好普通話了,在4歲時,孩子的語言能力很好,能分清楚4~5種語言,而且發音也會很準確。4歲是口腔定型前期,在此時期,學什麼就像什麼,還不會帶著自己固有的地方口音,如果過了這個時期再開始學習,就會帶著自己固有的口音,例如上海人講的英語帶有上海口音,東北人講的英語也會帶著東北口音。孩子學英語時,除了向教師學習外,還可以用錄音或者錄像和光盤學習,使孩子發的發音更加標準。
在孩子口腔快要定型之前練習方言和外語都能學得很像也能接受得很快,效果比以後學習更好。
講故事接龍
媽媽可以和孩子玩故事接龍遊戲,如媽媽先開頭:“從前有一個小姑娘”引導孩子接著想象:“養著三隻小豬……”讓孩子學會發揮想象編故事,還能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和動腦思考問題的能力。
換爸爸先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如一天,有許多小動物在動物樂園裏玩,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轉椅,忽然小猴子摔倒了,小鹿趕緊跑過去……講到這裏,大人問孩子:小鹿跑去幹嗎?小猴子怎麼樣了?你把它編下去好嗎?在孩子編故事的時候,大人應不時地給他一些詞,幫助孩子把故事情節發展下去。編完故事,別忘了鼓勵孩子。經常這樣練習,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會提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