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柔再次攝起炭筆,在木板上用實線畫下九個大小不一的圓圈,然後畫上了許多虛線,將這九個圓分隔開來。
“就以這九個圓代表九洲。每個洲的天神,在實線,也就是陸地的範圍內,力量都相當於天境巔峰,而且永遠不會衰老,更不會遇到天人五衰。但是一出實線,也就是到了海洋之上的時候,力量就會慢慢開始衰減。當進入了其他洲的海域範圍時,更是會跌落至地境。當年曾有一位天神踏上別洲土地,結果是力量盡失,變得與常人無異。而我們修士,從天境巔峰到剛入人境,都沒有這樣的限製。我們劍宗之中也有一些異洲之人,想必大家也很清楚。”
學生們全都“哦”了一聲,然後齊刷刷地看向辛西婭。
辛西婭無奈地攤了攤手:“看我幹什麼?我還沒開始修行就來霽洲了,明顯是說伊麗莎白老師和黛老師啊。”
阮柔繼續說道:“鑒於天神這樣的特性,以及很多其他的旁證,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每一個洲的大地,經過了靈氣的億萬年浸潤,再糅合了其上的生靈各種思想與念頭,最後產生了自己的靈智,那便是天神。這個理論得到了一致的讚同,所以現在有不少前輩所撰寫的書籍上,會將天神稱之為‘洲靈’。”
此時又有學生提問道:“那我們霽洲的這五位天神現在都去哪裏了呢?為什麼從來沒聽說過他們出現?”
阮柔輕輕歎了口氣,沒有直接回答他的提問,而是繼續說道:“按照那個理論,人族是九州大地上最早擁有靈智的種族,而天神就是在人族的思想影響下誕生的。因此,不管是哪一洲的天神,天生就對人族有著好感,是人族最為堅定的守護者。但是,天神數量太少,九州大地又太過廣袤,他們分身乏術,難以管理。這時候,他們就想到了自己的另一樣能力:點化。”
“點化,指的就是天神為那些原本沒有靈智的動物甚至是死物開啟靈智,在靈氣中浸潤得越久越充分,點化之後的力量就越大。而被天神點化而成的生靈,就被稱之為地祇。比如說夕洲的阿薩神族和華納神族,其中大部分就都是地祇。”
韓為先嘀咕了一句:“怎麼感覺有點像妖族……”
他雖然身在後排,但這句話依然被阮柔聽到了。
“說得沒錯,地祇和妖族本來就密不可分。天神雖強,但是卻無法繁育後代。而地祇力量雖弱,但是卻能夠繁衍。甚至可以說,力量越弱的地祇,就越能繁衍後代。現在的妖族就是這麼來的。不隻是妖族,夕洲和茵洲那些精靈族,矮人族,巨人族之類的種族,你覺得是能夠自然衍化出來的嗎?更別說陽洲八百萬神了,如果都是點化出來的,那天神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幹了。”
一向沉默寡言的師無邪突然開口:“初代元聖有令,元聖國尊後土娘娘為妖族之祖。”
阮柔點了點頭:“因為包括妖族先祖在內的大部分地祇,都是由後土娘娘點化的。不隻是元聖國,應該說大部分妖族都敬愛後土娘娘。霽洲天神本就在九洲之中首屈一指,因此後土娘娘的點化之能堪稱天下第一,也正是因為這樣,她做出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
說到這裏,阮柔停下了話語,看著學生們全都被吊起了胃口之後,才緩緩說道:“距今三千年前,她聯通了霽洲十二條主要地脈,將三百六十處山川點化出地祇,讓他們來守護人族。這些地祇被黎明百姓尊為山神,再加上此舉是效仿人族的分封之製,所以後人又將其稱之為‘萬裏河山盡封神’。”
在場的學生一片鴉雀無聲。霽洲極其廣大,平民百姓坐的軌車哪怕不眠不休,一刻不停地奔走,要從霽洲最西到最東也要走上兩個月。哪怕是修仙門派的天舟,也要花上十天時間。對於大部分生老病死都不曾離開方圓百裏之地的普通人來說,根本無法理解他們腳下是一塊多麼巨大的土地。而後土娘娘卻能夠一舉將霽洲之中的三百六十處山川點化,如此宏偉的手段簡直是聞所未聞。
阮柔仿佛看出了學生們的心思,微笑著說道:“其實也不用想得太過誇張。後土娘娘掌管土行,有操控地脈之能,而山川之地本來就容易點化,這些優勢層層疊加,才能做出這樣的壯舉。”
“封神之初,各處的地祇與人族確實是相得益彰。然而……”她話鋒一轉,音調陡然低沉下來。“世上無不散之筵席,也無萬世不易之法。連後土娘娘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著實埋下了一個禍根。”
“對於那些並非天生具有靈智,而是由人點化而成的地祇與妖族來說,點化之人猶如他們的父母。因此那三百六十個地祇對於後土娘娘可謂是言聽計從,後土娘娘要他們守護人族,他們便兢兢業業,不敢違抗。但是他們大部分都隻在地境,不過數百年,便一個個地逝去,而他們的位置,便由他們的後代來繼承。而這些並非由後土娘娘點化的第二代,第三代,就開始產生了別的心思了。”
“有些人是開始玩忽職守,將守護人族的使命丟到一邊——這還算是好的。有些人則是將分封之地當成自己的禁臠,認為上麵的一草一木都是自家私產,不許人族染指。更有些幹脆隨意驅使奴役人族,自己窮奢極欲……總之,僅僅過了一千多年的時間,這三百六十個地祇裏,大部分已經墮落得連鄉下的地主老財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