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不乘坐那座移動宮殿就無所謂了。
“陛下是要親征南歐?”
陳烈心翼翼地。
皇帝陛下在俄國就是為了親征歐洲的,現在冬沒法繼續進軍,不僅僅是俄國,就是向西的克裏米亞等地也不行,那裏的氣溫比這裏高點有限,反正就明軍的抗寒能力,是肯定沒法冬季在這些地方作戰的。哪怕這時候明軍體質都已經足夠強壯了,零下十幾二十度嚴寒那也是相當恐怖的,這也不是裝備能解決,實際上這時候俄國的明軍全部都穿上了防寒的皮大衣,但那些士兵們仍舊不願意離開燒著爐火的一座座城堡。
那麼現在皇上去鎮西港如果不是為了過冬,也就隻能是準備對南歐下手了。
“給朕一份詔書。”
楊豐道:“昭告歐洲各國君主,朕代征伐,掃蕩異端,大食邪教行將軫滅,唯有泰西諸國尚昧於猶太之異端,惑於梵蒂岡之邪,以偽為真,以真為妄,抗拒上諸神之諄諄教化,朕心存慈悲,予其最後之改過機會,今年年底之前泰西諸國君主必須徹底摒棄邪教,皈依王化,諸神當庇佑其世代永享福祚,若繼續冥頑不靈,朕將親自率領大軍討伐!”
好吧,他要直接跟歐洲那些君主們攤牌了,投降,或者等著他打上門。
反正俄國和巴爾幹就那樣了,剩下都是逐步掃蕩而已,他根本不需要跟著,既然這樣幹脆開辟新的戰場,去登6南歐,直接向西歐進攻,他現在又不是兵力不夠,再從國內調兩百萬大軍也沒什麼問題。自從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物資供應也沒問題,這些年他下餃子一樣,造了兩千多艘類似自由輪的運輸船,另外還有兩千多艘登6艦,而且這還不包括民間擁有的那些商船,無論運兵能力還是運輸物資能力都足夠支撐登6南歐作戰。而俄國戰場上的物資,基本上可以交給鐵路來支撐了,中亞鐵路最後一段已經修通,再加上中亞戰場上已經沒有什麼戰事了,這條鐵路完全可以專供俄國戰場。甚至從德黑蘭向北修的鐵路也快要到達巴庫了,這樣在巴士拉登岸的物資也可以直接進入俄國,他可以把跨蘇伊士運河的船隻都調過來供應巴爾幹和南歐戰場。而巴爾幹沒有大規模戰役,奧斯曼隻是苟延殘喘而已,剩下也都是清剿作戰,那裏是崇山峻嶺環境,明軍絕大多數都是規模治安戰,營級的掃蕩而已,雖然耗時比較長,但物資消耗和大規模戰役不是一個檔次,甚至除了藥品和武器彈藥外,其他東西絕大多數都能就地籌集。
這樣的話,在目前情況下他的運輸能力,至少可以支持三十萬軍隊在意大利的作戰。
這就足夠了。
他怎麼也得花一兩年解決意大利戰場,那麼一兩年後他的鐵路估計都能修到察裏津了,同樣他的大型運輸船數量估計得增加到三千艘甚至更多,那時候支撐一百萬大軍作戰都很輕鬆,而一百萬大軍就足夠推平奧地利和神羅諸國了,然後再左右一分向法國和瑞典進攻,而那時候估計巴爾幹和俄國戰場也就差不多完活了,這樣五年內他就能夠實現兵臨北海的願望,剩下就是掃蕩英國和美國了。
這時候美英已經停戰,美國變成了類似後世澳大利亞一樣的自治領。
畢竟英國人已經完全沒有工夫管美洲那些亂臣賊子了,而美洲的漢考克等人,也很清楚自己過去實際上是被人當槍使了,吞並歐洲的明軍,是不可能不對美洲下手的,實際上這些年新亳城的殖民地範圍就在日益擴大,尤其是在橫跨中美洲的鐵路建成之後,越來越多的大明殖民者開始湧入美洲東海岸,這些白人殖民者已經感覺到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