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基金的投資策略(4)(2 / 3)

優勢:你會花一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資本市場,期望從波段操作中獲取短期超額收益,但可投入的資金量並不太多,短期有較大資金支出項目,投資的周期不會太長,未來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可以承受較高的風險。

選擇:你可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如積極成長型股票基金、小盤股基金、某些行業板塊基金。

(2)個人成熟期(30歲至55歲)

特點:當期財富流人大於支出,未來財富流人預期先增後減。事業在穩定發展階段,需要高質量的生活,為子女教育和自己的退休作打算,需要長期獲取穩定收益,為此能夠承受適當的風險。

劣勢:你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沒有時間和精力打理自己漸增的財富,你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資本市場,波段操作對你而言是困難的事情,可投入的資金量較多,資金支出集中在長期項目上,投資的周期可以較長,未來的機會和時間在遞減,不願承擔較高的風險。

選擇:這時你可選擇穩健增長型基金,追求長期的絕對回報,從基金的分紅中獲取投資收益,消除波段操作的疲憊。

(3)退休期(55歲以上)

特點:當期財富流入小於支出,未來財富流入預期遞減。個人短期沒有大項目資金支出需求,隻需要應付生活狀況的突變(如:意外、疾病等),享受休閑、舒適的生活,需要以前積累的財富來獲得保護,不願承擔風險。

劣勢:你沒有精力和專業知識研究資本市場,波段操作對你而言是困難的事情,可投入的資金量不多,短期沒有大項目資金支出需求,投資的周期可以較長,但可能有突發性應急的需求,未來的機會和時間很少,不願承擔風險。

選擇:股市低迷的情況下選保本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在股市上漲的情況下,可關注風險控製的穩健增長型股票基金。具體分析見表10—1。

7.大學生怎樣利用基金理財

每年9月份,都會有一批學子邁人大學校門,開始自己嶄新的人生。然而,大學生活並非完全沒有煩惱,如今的校園裏“負翁”、“負婆”大有人在,沒錢了就向同學借款,幾個月都不能還款,不僅影響了生活質量,而且還影響了同學問的關係。雖然絕大多數大學生沒負擔、家庭供給有保障,但這種消費習慣也使其中一部分人最終在社會中“進化”為“新貧族”。

理財師指出,大學生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爭取在真正踏人社會之前修足“理財學分”。

對大學生來說,開源節流才是第一位的。當前,大學生最常見的“開源”方式就是勤工儉學。協助老師做研究、課餘時間做家教、到一些公司兼職等,這些都是幫助大學生增加收入的辦法。

“開源”僅僅是一方麵,要養成理財的好習慣,“節流”同樣很重要。建議大學生不妨將自己每個月的支出列出清單,就算是記下的第一筆“賬”。根據自己記下的賬,適當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專家指出,2l世紀的大學生不應僅僅隻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因此,大學生適當地嚐試做一些小投資,無論是投資股票、基金還是自己創業,不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還能為今後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湖南女孩寧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一家名牌大學。寧馨聰明好學,每次都能拿到一等獎學金。為了鍛煉能力,寧馨利用業餘時間做家教,也有不菲的收入。她每個學期的生活費都是一次性帶足,放在銀行裏麵存活期。三筆錢加起來,是不小的數目。寧馨認為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精打細算,於是她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了理財師課程,對財務規劃有了較為全麵的認識。

在一次財經博覽會打工時,她發現銀行存款也分好多種,即使需要隨時取現,也不一定非要使用活期存款。對理財有了感性認識的她決定係統地學習理財,於是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了理財師課程,對財務規劃有了較為全麵的認識。

在實踐方麵,寧馨首先從如何同銀行打交道學起,她發現去銀行不僅僅是可以取錢和存錢那麼簡單,即便是簡單的存款,也能從中學到不少理財知識。首先她改變了存款方式,用月度存款代替活期存款,每個月規劃好支出費用後定期去銀行取現。一個學期下來,寧馨發現自己的賬戶比原來多出了不少利息,大呼不會理財的人生是“黑白的”。隨後,寧馨又參加了一些財經網站的模擬炒股大賽,結果虧損嚴重,這讓寧馨眼前頓時一片“黑白”,看來理財也不是那麼簡單。但隨後她發現很多基金的表現比自己的操作結果要好得多,於是就開始關注基金。她將自己的5000元積蓄購買了股票基金,並隨時關注市場,使自己的經驗和心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僅如此,寧馨還總結了一套巧妙的生活費處理方式:每學期初寧馨便將一學期的生活費分為3部分,最近一個月的生活費投資貨幣市場基金,2—3個月的生活費投資中短期債券基金,4~5個月的生活費投資股票或配置型基金。這樣投資,不僅前3個月的生活支出有保證,而且收益要高於銀行存款,而到期末(即7月或1月),配置型基金一般還會有額外的紅利收入,可以用於為父母購買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