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社會,人才濟濟,全國五六百所大學每年向社會輸出幾百萬名畢業生,然而就業單位數量卻是有限的,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後工作難找,就業率一年比一年低。如果沒有關係沒有後台,自身條件又不是特別優秀特別出色,那麼想找一份好工作真是萬難。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有很多敢想敢幹的大學生便放棄了就業的念頭,從而選擇了一條創業的道路。
然而,就業難,創業更難。
這是一個百業興旺的時代,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狀元。起步早的前輩已經紮穩了根基,占領了市場先機,後來者想要從前輩口中分一杯羹、搶占市場份額,不僅要有紮實的能力,還必須有比前輩更加出色的亮點,否則前輩就會像一座大山一樣,把你壓死。
周逸他們的創業念頭,是路子先提出來的。
上個月,路子去了一趟北京,在首都開了眼界,回來後異常興奮地召集大家聚頭,說要給大家講一件很有趣的事兒。
大家問:“什麼事兒啊?”
路子說:“我告訴你們,這次我在北京見到一家很特別的咖啡館,名字叫做‘很多人的咖啡館’,你們有人聽說過這個‘很多人的咖啡館’嗎?”
大家紛紛搖頭,問:“不就是一個咖啡館嗎,難道這‘很多人的咖啡館’與其它咖啡館有什麼不一樣嗎?”
路子叫道:“當然不一樣!”
他說:據說,這個‘很多人的咖啡館’是很多人集資開的咖啡館。起初是有一個人先有了開咖啡館的念頭,但他苦於沒有創業資金,開不起來。後來他靈機一動,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招募了很多投資人,每人隻需要出少量的錢,便可以擁有咖啡館的一份股份,這樣一來,很多窮人也可以擁有了自己的咖啡館……
這個帖子在網上發出來之後,得到了很多網友的熱烈反響,隨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便籌集到了開咖啡館的資金。咖啡館順利開了起來,並且經營得很好,創造了一個成功的新商業案例,被當成傳奇故事登上了報紙新聞。
之後,很多城市紛紛效仿,目前上海、天津、廣州、中山、惠州、武漢、長沙、合肥等大城市都已經開起了他們的‘很多人的咖啡館’,咱們H市暫時還沒有,我想,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在H市搞起來?
路子這一番話,煽動得一幫小青年們熱血沸騰。
自己創業做老板,不用看上司臉色,多美妙的事啊!尤其那幾個已經積極開始找工作的家夥,這幾天連連碰壁,深知一職難求,聽到路子講的這件事情,頓時眼前一亮,仿佛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幫狐朋狗友一拍即合,嘰嘰喳喳關於這件事情討論了半天,越討論卻覺得可行性很高,他們都很興奮,決心把這個咖啡館在H市開起來。雖然現在他們對開咖啡館沒有絲毫經驗,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相信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不信一二十個人加起來,搞不定一個咖啡館!
合夥創業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然後他們又討論了如何分工,按每個人的個性和特長,分別負責相應的工作。在咖啡館沒有開起來之前,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準備工作,例如有人負責與‘北京很多人的咖啡館’聯係,向前輩求教經驗,學習一下他們所經營之道;有人負責調查H市咖啡館的市場現狀;有人負責為咖啡館選址;有人去學習衝咖啡的技術;有人負責創業成本預算……最後當一切準備妥當,大家一起湊錢,開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