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黃金歲月(1 / 2)

老似乎開了個玩笑,資深佛係鹹魚楚陽,竟在端午節夜晚獨自酗酒之後,一醉重生了。

即便熟悉而破舊的校園宿舍,以及活生生青蔥年華的高中舍友就在眼前,楚陽依然不知所措的好半才慢慢接受重生的事實,爾後就是難以言喻的激動。

頗有年代氣息的老式撕頁式掛曆提示著回溯的時間,1991年5月0號,農曆四月十七,宜嫁娶。而眼前的場景,正是他的高三宿舍。

這是一個單純而脆弱、卻頗具氣質的年代。

這個年代,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物資尚還匱乏卻充滿歡樂,人民雖然窮但幹勁十足,簡單而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個年代機會實在太多了,人們並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隻要敢闖敢拚,隻要敢走出去,隻要能想到一條路,舍得吃苦,大多能賺得滿缽而歸。就如一個賣水果的攤販,隻要勤奮點,一兩年就能完成“萬元戶”的蛻變。稱之為華夏國的黃金歲月都不為過。

當然,首先,你得敢於“走”出去。

這個過程得輕巧,卻並不容易。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早已讓人民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農思想,這個國家的人民對於土地的依賴是世人無法想象的,隻要不是生活實在難以維持,輕易間,誰敢拋棄土地?

也正因為如此,那個時代雖然給了人們最完美的機會,卻鮮有人主動離開土地和已習慣了幾十年的社會體製工作。當然,能夠把握住時機走出來的人,不成為富豪名流,但隻要不懶或者黴神附體,做到康生活、衣錦還鄉還是不少的。

楚陽重生回來的,就是這樣的年代,一個社會關係相對簡單,物資匱乏,信息渠道不通暢,卻機遇滿滿的年代。

這叫楚陽怎麼能不激動?

這個時代,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法製的不健全,很多人完成了華麗麗的蛻變,誕生了多少成功人士真的不清,楚陽能得上名的,都有十幾個。

這一年,楚陽十八歲,還在讀高三。

上一世,由於沒有考上大學,楚陽讀完高三就輟學了,前幾年都在跟著父母,守著家裏的幾畝農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

那時候的他可以是蒙昧無知的,和大多數人一樣,並沒有把握住這個時代賦予的眾多機會,隨波逐流,一生蹉跎

直到二十四歲,深感日子困苦,他才出去闖蕩,卻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加上沒有背景,也缺乏信息渠道,生活幾經波折,最後,楚陽也隻能無奈敗給了現實,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過著所謂的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

一直到重生前四十四歲的楚陽,依然在外漂泊,是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感情上分分合合幾次依然單身一人,無論事業還是愛情,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正是孤獨和失敗,他喜歡上了喝酒,用酒精麻痹自己那時候的他經常在想,若是再給他一次機會,他的人生會是怎樣的呢?他設想過無數可能,但無論何種可能,都隻是他一個人真的幻想罷了,因為時光怎麼會給一個人重來的機會

偏偏,老竟真的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醉酒醒來之後,他重生了,回到了這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

重生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把握住了這個時代的脈絡,相比別人,有著二十年先知先覺的優勢意味著他將擁有無數底牌,就好像打麻將十三幺聽十三張牌,隻要能摸到一個,就能讓他騰飛於萬裏雲空

如果,上一世即便楚陽多番努力,最後也隻是個看客,眼巴巴地看著時代豪傑大施拳腳,感慨著商場風雲潮起潮落。那麼,重生後的他,已然擁有了參與逐浪時代的資格。

當然,暫時來,楚陽並沒有什麼商海搏浪、傲視群雄的想法。但老既然給了他一個重生的大好機會,那他就不能浪費,至少,他的生活不應該是蹉跎的。千帆過境,百舸爭流,楚陽不求自己是獨占鼇頭的那艘,但他至少要力爭上遊。

現在擺在楚陽麵前的問題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錢。

楚陽需要錢,一筆能夠讓他改善生活並登上商場舞台,施展拳腳的籌碼。

這個時代,發財的機會確實很多,但一些關鍵的機會,楚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楚陽很清楚他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裏。相比於後世那些大佬明的暗的各種關係網,他沒有背景,也不是富二代,更沒有後世那些大佬與生俱來的商業嗅覺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