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大年三十,外麵下著鵝毛大雪,一片寂靜。路上看不到一個人。韓老爺家的院子裏還是熱鬧。除了韓老爺和韓太太,還有兒子韓大和媳婦兒慶珠,他們三歲的女兒韓妞兒。
韓妞兒過新年穿了一件奶奶和媽媽新做的紅色花棉襖,頭上戴了個大紅色的毛線帽子,小臉凍得紅撲撲的,像極了一隻紅蘋果。韓老爺倒不是重男輕女之輩,孫女也同樣疼愛,再說韓大和慶珠年紀還輕,以後再添個男娃子也不是什麼難事嘛!
此刻韓老爺抱著小孫女在廚房裏看大人做菜,看整條魚放進油鍋裏,“刺啦——”一聲騰起一陣煙霧,小孫女鼻子聞到一股蔥薑蒜和魚肉混在一起的香味,打了個噴嚏。
來幫忙的孫家媳婦兒正在為年夜飯菜酸菜燉粉條。這年頭收成不甚好,地主家也不過比普通人家多亮幾個燈籠,多弄兩個菜罷了。
這孫家說起來,跟韓家還算有些親戚關係。兒媳婦兒慶珠的姐姐慶花看上孫家老大老實能幹,嫁到孫家做大媳婦,可惜生孩子的時候孩子屁股朝下,生了一天一夜,女兒出來的時候慶花臉已經白得像紙,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甚至沒看一眼生下來的娃娃長什麼樣,人就沒了。這裏幫忙的媳婦是孫家老大後來娶的。慶花留下個女兒叫小楊,比韓妞兒大幾歲,韓妞兒管叫她堂姐。孫小桃生下來就沒個娘,後媽也沒虐待她,但總不如親生娘待她好,頭幾年慶珠沒生妞兒的時候還幫著帶她,自從有了妞兒,對小楊也問得少了。
但過年過節,總是接上孫小桃到家裏來吃飯,過了十五才讓回家。韓妞兒還沒有兄弟姐妹,堂姐可以幫著帶妹妹,兩個小人兒作伴玩。
過年家裏忙不過來,小楊也能搭把手。
小楊堂姐這會兒也在廚房裏幫忙,打下手包餃子。韓妞兒看到小楊堂姐甚是激動,蹬著腿兒哭著鬧著要爺爺放她下來。爺爺嗬嗬笑,隻叫小楊帶著堂妹一邊玩耍去,又一人給塞了一把糖。有對包餃子的人說,跟往年一樣把家裏兩塊銀元包在餃子裏。餃子裏包個棗子還是包個錢,都是圖個吉利,誰吃了來年順風順水,事事如意。堂姐跟妞兒在一邊上吃糖粒子,一開始一次一顆,後來一次兩顆這麼吃。堂姐嘴裏含著兩個糖,藏在舌頭底下,張嘴給妞兒看,說妹妹你猜我嘴裏有糖沒有?妞兒明明看到姐姐吃進去的糖粒子,怎麼這會兒就不見了?看見妹妹崇拜的眼神,這時小楊堂姐才得意地用舌頭把糖波弄出來給妹妹看。妹妹嗬嗬地笑,吵著要學。堂姐卻不肯教她,還“咕隆一聲”,脖子一昂把糖粒子吞了下去。這下韓妞兒急了,哇地一聲做到地上哭了起來,空水沿著下巴流下來,直流到衣服上。孫家媳婦兒聞聲趕過來,看到把東家孫女兒弄哭了,急忙趕了過來,把韓妞兒抱起來,一麵不容分說就往孫小桃屁股上用力拍了一巴掌,嘴裏邊罵。“你這倒黴玩意,做什麼不好把妹妹弄哭,快去道歉。”韓妞兒媽本在屋裏收拾飯桌,這時候也聞聲趕來。孫小桃挨了揍也在那兒哭,嘴裏還說她沒怎麼妹妹啊,妞兒自己哭的。妞兒媽媽慶珠慶珠看了這情景,趕快去拉孫家媳婦兒,說是小孩子不懂事,打打鬧鬧都是有的。一手拉了韓妞兒,一手又去拉孫小桃,說來舅媽帶你進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