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故技(1 / 3)

平日裏隻要在外麵遇到了,那不管當著多少人的麵,也不管龐瑩的態度是怎樣的不冷不熱,祁瑜對龐家的這位五姐可一直都是一副溫柔意的模樣。

那顯得可不是一般的一往情深啊。

而有了這樣的做派,那別人哪還會不知道三皇子祁瑜對龐瑩的心思?就算現在龐瑩從頭至尾皆是垂著眸權當什麼都不知,但龐夫人可就不是這樣了。

期間,龐夫人甚至於都還正大光明的打量了一會兒一直在看著自家女兒的祁瑜,這樣的作態,要龐家再像以前一樣的沒有想和三皇子交往的打算,那是絕對沒人會信的。

“當初皇後娘娘突然就對龐家冷落下來,不複以前的熱絡時,眾人就瞧出龐瑩和祁瑒之間是不可能締結婚約的了,那又更何況是龐太尉和龐夫人?”

梁媗想了想之前在沈氏那兒探聽到的消息,然後又頓了頓後才看著唐夢瀾,道:“況且原本祁瑒就與鍾姐姐在太妃她老人家的做主下早定下了親事,現下太妃不過是才離開建安不久,皇後娘娘就敢如此陽奉陰違,這本就是不該的。更何況就算龐家其他的都不想,那便單論太妃知道此事後,他們能否和皇後娘娘一樣承受得了她老人家的怒火?”

楊皇後對龐家伸出的橄欖枝,龐家當初敢接下,抱有的也不過就是一時對於權勢的腦熱,以及孟太妃已經離京前往酈王封地秦川的一點僥幸罷了。

高皇帝遠,秦川離建安乃是千裏之遙,太妃她老人家又早已年事已高,輕易也不會再兩地奔波的了。

因而龐太尉和龐家也才會敢冒如此的大險,接下了楊皇後拋來的橄欖枝。

但不管權利的誘惑再怎麼大吧,龐太尉如今也是已位列三公之人,等到權欲心慢慢隨著時間散去一些,再看著楊皇後突然就變得疏遠的態度後,老辣的龐家家主就也冷靜下來了。

“哼,我父王早就過,龐太尉此人野望太過,又重權欲,要不是此時內有賢臣遏製、外有良將鎮守,諸如龐太尉者,怕早就走上一人權傾之路。”

英王不但鎮守西海數十年,在宦海亦是沉浮半世,對於識人之能,那比其出色者還真是沒有幾個。

能經英王這樣一番點評,除了當朝三公之一的龐太尉外,也是沒有他者了,梁媗自然也是聽得心服口服,因為她知道在前世,在鎮東大將軍府梁家和於家相繼沒落凋敝後,龐太尉的確就是權傾朝野了。

“英王殿下所言不差,我父親又何嚐不是曾為此唏噓過?隻是越因了這多般由來,龐太尉恐怕也不會再與皇後娘娘有太多來往了,不然日後太妃她老人家責罰下來,龐太尉恐怕無福消受。”

那這樣一來,龐家能選擇的人就隻有太子祁珩和三皇子祁瑜了。

隻是這好像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之處、高下立判的兩個選擇,實際上卻才是真真正正的讓人為難。

畢竟祁珩如今雖已貴為太子,入主東宮,但成帝之所以最後肯向孟太妃低頭,同意立祁珩為太子的重要原因中,不隻是希望孟太妃趕緊離開建安。

另一個也是決定了此次關鍵的因素,乃是祁珩如今在帝都之中是一種孤立無援的態勢。

雖然朝堂之內支持他當儲君的人不少,可那多是老臣,而且占的也不過是禮教一條,隻因他祁珩是成帝占嫡又占長的嫡長子罷了,除此之外,純粹的忠心可並沒有多少。

他們從頭至尾忠的不過就是這個國家,而從來都不是祁珩這個人。

所以如果要論實打實得權利的話,那祁珩比起祁瑒這有整個豫郡楊氏、以及楊皇後這幾十年深入朝堂所積攢下來的勢力相比,那真可謂是九牛一毛了。

更甚至於,祁珩比之生母身份卑下的三皇子祁瑜來,那竟也是有些不如的。

最起碼祁瑜在成帝的喜愛之下,這兩年自己暗中組織起來的力量也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