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門前,宋寧玉住了腳,抬頭看著月門上那個嶄新的門楣:“七巧樓”。
那之前侯在宋府門口,一見了她便聲稱奉了宋夫人之命將她引來此處的小丫頭見狀便笑著解釋道:“七小姐,這是夫人今天特意為七小姐整理出來的院落呢。”
宋寧玉點點頭,邁步進了院內,立刻就被裏麵整齊的隊列驚了一跳。
宋府規矩,各房小姐們十三歲成人禮後都會由宋夫人親手劃出一處小院獨居,並分配一名禮儀嬤嬤,隨侍院內,專管著矯正日常小姐們的言辭儀態,好為日後嫁入夫家不致失了顏麵;一名女紅師傅,專管著調教小姐們的女紅刺繡,為將來的嫁衣喜被開始準備。
除了禮儀嬤嬤和女紅師傅,每個小姐自出身起便有一個教養嬤嬤照料飲食起居,並一個貼身三等丫頭伴侍左右。待到分院之時,宋夫人會另外再行分配兩名三等丫頭分別照料小姐們院內一應大小事物。
宋寧玉知道這些規矩,也是之前搬來主府內時聽母親所說。不過宋夫人因了她“年紀尚小,暫不必急於女兒之事”為由,始終不曾令她搬出其生母所居風送閣,一直就沒有分配過院落。
宋寧玉原本的性子是不甚留意這些的。如今見著這修飾華麗,清雅脫俗卻又處處精巧伶俐的院落,心裏倒沒有生出幾分喜意,反有了種隱隱發毛的感覺。
宋寧玉回首看去,風送閣的一角隱在一片茂盛的花木之後,隻看得到一片粉色,微微搖晃——那是簷下母親曾經親手掛上的一串祈福鈴。
“七小姐。”整理的行禮聲喚回宋寧玉的思緒。
她轉頭四顧,心裏的寒意更甚。
“奴婢紫綃,見過七小姐。七小姐可回來了。奴婢奉夫人之命為七小姐準備七巧樓,又挑了幾個好用的下人,一並在此等候七小姐。”一個深紫羅裙的丫頭走上前來,對宋寧玉深施一禮,方笑道,“夫人說,七小姐如今也大了,是該學著些女兒之事,為日後做些準備了。所以親自帶了奴婢,挑了府裏極好的兩個嬤嬤來伺候小姐。”
宋寧玉隻覺耳熟。略一思索,便想起來,這紫綃,她以前曾經聽說過。
那還是她重生前的事了。彼時,她最愛花園旁那一片水塘裏的荷花,於是便常在中央碧水居裏看書。曾有兩個小丫頭沒瞧見她,便在采摘荷葉時閑閑地聊天。說起這紫綃,原來就是宋夫人大女兒出嫁前身邊的幾個丫頭之一。宋蓮玉出嫁時身邊隻帶了紫蓮和紫蘇兩個丫頭,這紫綃也就被留下來,一直待在宋蓮玉出嫁前的院子裏,平日裏維持著院子裏的日常灑掃,以備宋蓮玉偶爾回娘家小住。
雖然不知道小姐們出嫁後未曾帶走的丫頭都是什麼下場,但是想來不是降了位份做了粗使的丫頭,就是被隨便配個小廝過日子了。而這紫綃不僅留了下來,且一直還能保留著三等丫鬟的份位,如今自己身邊一切被宋夫人大清洗,她又被宋夫人看中負責此事,那就必定有什麼不凡之處,才能讓宋夫人如此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