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怪物進入了密室,步東流點燃密室中的蠟燭,火光亮了起來,照在枯竹長老一張滄桑的臉上。
“無事不登三寶殿,閣下此次前來,應該不隻是跟在下切磋武功這麼簡單吧?”
麵對步東流的詢問,枯竹長老表現出從容淡定的神態,用腹語說道:“老朽雖然來自苗疆,卻是為了追查一名瓦剌的細作。”
聽到還有人說起瓦剌,步東流一張老臉上微微變了神色,露出有些不悅的神情,畢竟瓦剌與大明那場戰爭,奪去了幾十萬的性命,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此話何解?”
“百年前,苗疆有位女子動情,愛上一名工匠,叛逃出苗疆,隨那人去往中原。可是那名工匠,卻作為修建宮殿的總建築師,卷入了一場鬥爭中,無端殞命。”
聽著枯竹長老的的腹語,步東流能夠感受到當年那名工匠的傑出才能,要成為帝國的總建築師,必然是人中龍鳳,出類拔萃。可惜皇城似海,宮門無涯,隻要卷入宮廷內鬥,就很難全身而退,倒是可惜了一世英才。
“當時那名女子已經懷有身孕,而一名蒙古的高手與她撞見,將她帶去了塞外。”
枯竹長老盡量簡單的話語中,步東流一知半解,根據時間推算,他能夠感覺出一些端倪,當時應該距離成祖皇帝第一次北征不久。
因為之前丘福慘敗,成祖朱棣決定禦駕親征,命皇長孫留守北京,戶部尚書夏原吉輔導,兼掌行在部院事。由翰林學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扈從,靖遠候王友將軍中,命薛錄、冀節等為驃騎將軍,候鏞、陳智等為神機將軍,金玉等為鷹揚將軍,李文等為車騎將軍,分督其屬,不隸五軍。
當時總五十萬眾,浩浩蕩蕩,出德勝門,向北迸發。
三月初二日,師集興和,大閱誓師。五月初一日至臚朐河,朱棣興之所至,賜名飲馬河,名河上平地為平漠鎮。同月初三日,遇虜騎進擊,得箭一枚,馬四匹而還。十七日,得知虜寇與此不遠,遂令大軍渡飲馬河。本雅失裏逃遁,朱棣率輕騎追至斡難河,與之接戰,本雅失裏失敗,僅以七騎逃去。明軍追擊不及而還。二十日,朱棣令分兵追擊阿魯台。阿魯台占地利之便,時戰時退,明軍無奈。又遣人召降,阿魯台猶豫不決。相持多日,時有小勝。但因天氣炎熱,士兵**,不能持久才於六月下令班師,七月十七日回到北京。
步東流出聲問道:“此中有什麼關係?”
“那名蒙古人正是蒙古王子,那時他正出使烏斯藏,妄圖與番僧達成協議,得到消息後,才知道家園被毀。”
“真是無巧不成書。”步東流感歎。
“這隻是開始,他為報仇,處心積慮想要混入皇宮,卻與那名想要報仇的苗疆女子一拍即合,幾次入宮行刺都被神機營的三名神火軍衛擊退,報仇無望隻得撤離京都,重返塞外。”
步東流聽了之後,不由得唏噓感歎,當年的神機營,如今已經江河日下,不複輝煌,看來跟此事有很大的關係。他便出聲問道:“這兩人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後來的結果如何?”
“想必你也猜到了,那名苗疆女子帶著孩子返回苗疆,被處以烈火焚身的極刑,然後那名孩子在苗疆長大,與我成為至交好友。若不是他背負了太多仇恨,我們也不必以命相博,當真遺憾。”
枯竹長老娓娓道來,其中的細枝末節,統統省略,在說完之後,揭下脖頸處一張薄皮,露出觸目驚心的疤痕,那條疤痕從左至右,好似被人砍斷了脖子一般,又以妙法神通,硬生生接了起來,極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