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跟風?抄襲!(1 /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人喜歡什麼是別人的事情,他章鴻又沒有權利和立場去說三道四。

所以,章鴻也僅僅是皺了皺眉頭,“以後等我小說全出來的!”他沒指望把金鏞小說抄出來幾本,尤其是其中那幾部代表作——字數太多了,用手寫會死人的——把字數相對較少而且更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古隆抄抄就很不錯了——金鏞隻適合電視劇,快節奏的電影還是古隆的天下。

章鴻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莫欺少年窮”這句話,而這句話對於他個人來說更加適合——別人或許有背景有實力,但他站在無數巨人的肩膀上,誰能比得上?“來日方長,”這是章鴻唯一的想法。

然而在《明報》上連載的《多情劍客無情劍》,遠沒有簡單評論一嘴之後就忘了這茬的倪鄺、自信滿滿的章鴻和其他蠻很期待下文的友人們想得那麼簡單——轟動效應不亞於原本曆史上《龍虎鬥京華》與《書劍恩仇錄》同時吹響新派武俠號角的那種場麵。

原因很簡單,雖然時間已經到了一九七八年底,原本應該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確立了的新派武俠因為缺少了兩位開創和發揚光大者,聲勢大不如應該的軌跡——有時候,隻有那幾位特定的人才能創造時勢,而不是曆史的趨勢真的到了那一刻。

章鴻先後給周梁舒怡和何貫昌看過的《射雕》和《雙驕》,不過隻是粗略的劇本,故事是沒差的,卻看不到太多其中武俠的實質。這一點上,小說才是最好的媒介,所以當正統文學還在堂而皇之蔑視舊派武俠的時候,古隆巔峰時期的巔峰之作,《多情劍客無情劍》橫空出世。

隨著周星星每天不斷的報告,章鴻也在一直關注輿論的發展。他發現這一切來得如此正好,一心快點出名的章鴻都不用太費力就自然而然有了偌大的名氣,更不要說兩個月後要上映的電影。他心裏盤算著,“如果小說更新地再快一點,是不是這個話題的熱度還會升溫?一直升溫到,我連宣傳電影的廣告都省了?”

正在章鴻安排好了租借的學校運動場,派人定好上百位龍套準備開整《分手大師》高潮段的兩段對決的時候,《星島日報》上的一條消息讓章鴻整個人陷入極度暴躁與憤怒的情緒當中。

“知名導演羅威即將開拍新片:小龍神棍,大明星傅盛與薑大偉鼎力加盟,敬請期待!”

如果這個不到豆腐塊大小的消息出現在別處,一半人都會將其忽略,剩下的一半人差不多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傅盛和薑大偉這兩位明星身上,少數人會吐槽這部電影的名字實在是有夠牽強——難不成又要炒李曉龍的冷飯?

然而這條新聞的左麵就是一個大標題:“新派武俠的開端:小李飛刀”。坑爹的是,“小李飛刀”四字和“小龍神棍”一大一小,竟然並列在了一起。引起章鴻憤怒的,就是這所謂小龍神棍的故事簡介,“一個無形浪子,十年後回到故鄉,發現一切物是人非,而他自己,卻也因為十年前的一段情卷入了一場紛爭之中。他所能依靠的,僅僅是手中無往不利的镔鐵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