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跟風大師的“試探”(上)(2 / 2)

“還不明白?我得和你老大和你爸聊聊你的家教!你和我的幾位師兄有什麼矛盾,我不知道,也管不著,但是你敢在我的場子如此放肆,耽誤我拍戲的寶貴時間,這不得不讓我懷疑你到底有沒有家教!”

周圍的人大多沒受到過多麼高等的教育,要說罵街,其實都是會的。但“會”和“擅長”是兩碼事,和“精通”更是相差甚遠。要知道生活在網絡時代的每一個適齡人,隻要在網上廝混數月就能練就一身罵街絕活兒,更遑論章鴻這麼一個宅男,罵人的技術可以稱得上“藝術”二字。

被人用如此拐彎的說法罵著沒有家教,這句話太狠了,羅威正要發作,章鴻又是一揮手,“想打架?不說這是我的地盤,單是我身邊的這些師兄就能把你打成一坨爛泥;想罵街?我可以找給我們做飯的阿姨過來,你和她隨便說什麼,我都不會管你。但是,我要告訴你一點,爺在這裏拍戲,少跟爺bb!”

這一頓亂拳讓羅威不知如何是好。程龍和洪津寶之所以被動,是因為羅威的確算是對程龍有那麼一段提攜之恩,再加上羅威年紀是他們的一倍,當然無法挺直腰杆回罵回去。

但章鴻怕什麼?“在我地盤這兒,就得聽我的!”如此想著,還有些看不上身邊兩位師兄的表現。

這的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對麵那人,也絕對能算得上七十年代香港電影圈子裏麵的一個大佬,要知道當年從邵氏出走的不僅僅是鄒文淮和何貫昌,還有一個羅威,羅威影業就是在那時候成立的。

後世對於李曉龍電影事業的談論,大多都開始於邵六叔對他要價太高的嫌棄和鄒文淮的慧眼識英雄,但那時候的鄒文淮其實並沒有太過看重李曉龍,反而是中途救場接過《唐山大兄》導筒的羅威“意外”地拍成了這部經典之作——這裏麵運氣的成分至少有九成九,然而他還真的以為自己是李曉龍的恩師了,卻被後者嚴詞拒絕。

李曉龍去世之後,羅威又是好運氣地找到了一個可以“替代”李曉龍的程龍,將準備去澳大利亞當廚子的程龍招了回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羅威對程龍也算有提攜之恩。

上帝給你關了一道門,那絕對會給你開一扇窗——反過來也是成立的,你的窗戶是開著的,你還想上帝給你留門?

好運氣的羅威總能碰到真正出類拔萃的天才,但是他根本不會如何挖掘和發揮他們的演技和表現力,在他手裏的幾部片子全部撲街,直到另一位同樣是七十年代電影名導演之一的吳斯遠把程龍借過去拍了《蛇拳》和《醉拳》之後,程龍才算熬出了頭兒。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蜚聲東南亞的新星,羅威竟然給他每個月三千塊的工資,一部片子的薪酬也不過幾萬塊——要知道《蛇拳》和《醉拳》加起來有將近一千萬的票房收入,更不要說何貫昌前去挖人的時候,當場就拿出百萬港幣的現金支票做定金,誰上誰下,孰優孰劣自然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