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所念,便無所痛。
星期天,一群人在河邊釣魚。岸邊人一多,大魚就不容易往岸邊靠,多數人隻能釣到一寸來長的小魚。在釣魚的人中,一位老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坐在釣竿旁悠閑地翻著一本書,偶爾才看一眼釣竿,然後繼續慢悠悠地看書,不時還念出幾句。
可是,這位漫不經心的老人運氣卻是最好的,一個上午,已經有三條兩尺長的大魚被他釣了上來。更讓人吃驚的是,他看到那些大魚,隻是搖搖頭,把魚重新扔回到河裏。
有人忍不住上前問他說:“好不容易釣到大魚,你為什麼要放了它們?”
“要它們有什麼用?我家裏沒有那麼長的盤子,也沒有那麼大的鍋。”老人說。
在生活中,多數人都克製不了自己的欲念,像那些釣魚的人,認為上鉤的魚越多越好。隻有那位老人清楚地知道,拿到不需要的東西,除了增加自己的勞動量,浪費心力存儲,還有什麼用處?所以他果斷地不要這些額外負擔。多數人都是俗人,老人是個智者。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負擔重,當別人說:“你為什麼不取下來一點?”又覺得每一種負擔都有用處,都舍不得扔掉。就像一個塞滿舊衣服的衣櫥,我們總是對自己說:“那件衣服還能穿,那件衣服我還想穿。”天天把所有衣服掛在眼前,搞得自己根本不知道該穿哪件衣服,純屬浪費精力。實際上,很多衣服我們再也不會穿,隻是擺在那裏安慰自己。不如盡早將它們疊起來,收起來,需要回憶的時候小心翻看一遍,這才是擁有的真正含義。
隻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其餘的都是負擔,這是一種精練的生存智慧。人生就如一次旅遊,背負的東西越多,腳步就越沉重,能走過的道路就越短,看似得到了很多,實際上錯過得更多。如果能降低自己的欲望,把攫取的心思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麵,專心致誌地追逐最重要的目標,每個人的生命都能更加精彩和豐富,也都能更加懂得和珍惜自己的擁有。如此一來,生命的質量才會大大提高。
一個愁眉苦臉的男人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發呆。路過的人問他:“這三天,我都看到你坐在這裏發呆,什麼事讓你這麼煩心?”
男人說:“最近我們公司即將裁員,我今年業績不好,也許會被裁掉。兒子馬上就要考高中,不知道成績如何。”男人像是很久沒有找人傾訴過,和路過的人說了將近半個鍾頭,路過的人沉默地聽著,等男人全部說完才問:
“那麼,如果你沒有被裁員,事情就會好很多對嗎?”
“就算沒有被裁員,工資也太低了,也不會好多少。”男人越說越無奈。
“如果你的孩子考上好高中,你又要擔心他能否考上好大學?”“沒錯。”
“你為什麼不想想,你現在還有工作,比那些街頭找工作的人要幸運得多;你的兒子在努力學習,比那些完全沒有實力的孩子要強得多,總是想著不好的事,怎麼會不煩心呢?”路人說,“你知道嗎,我的兒子已經連續兩年高考失敗,我也已經下崗三個月,還沒有找到工作,但是我現在仍然能夠安慰你,因為我比你更知足。”
路人說完轉頭走了,男人思索了很長時間,終於走向家門。他要給兒子買一本新的參考書,還要在吃飯後準備明天的企劃書。
在我們憂愁的時候,旁人的安慰聽起來不痛不癢,沒有任何實質幫助。就像故事中的男人聽到路人的勸導卻表現冷漠,直到他聽到路人的遭遇才懂得,人的幸與不幸不在於外界條件,而在於自己的內心是否知足。
相對於無窮無盡的欲望,知足是一種境界。知足就是珍惜自己擁有的事物,除此之外別無他求。一個人的欲望有限,他看待世界的目光就不再是算計和攫取,而是平和與理解。他們會發覺貧窮不算什麼,因為生活還有其他財富;生病不算什麼,因為有人關心;失敗不算什麼,至少還留有實力……一切都有好的一麵,他們的心裏始終有普照的陽光。
一個人一旦懂得知足,他的內心就會永遠存在著坦然和感恩的念頭。人生的煩惱隻是小小的插曲,容易忽略,也不會造成傷害。經曆的挫折也是上天給予的財富,能夠從中汲取寶貴的部分,增加自己生命的重量。沒有什麼值得哭泣,因為已經擁有那麼多幸福。對知足的人來說,困難並不是困難,總會有解決的辦法、突破的出路。
知足的人有福氣,麵對花花世界,他們能夠抗拒外界的誘惑,也能夠控製盲目的欲望,一心一意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他們比別人更加懂得:快樂來自滿足,知足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