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曾陽這個金家女婿樣貌雖佳,也受過高等教育,但總是缺少一種貴族的氣質,畢竟他出生於一個平凡之家,可以說如果不是金璿對其情根深種,又恰逢金父去世,他是不可能有機會和金璿走到一起,成為金氏企業的實際掌門人之一。
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奮鬥幾十年不如投個好胎,找個好工作不如找個好對象,曾陽就印證了這一點,他現今的財富和地位可以說都是妻子給他帶來的,沒有金璿的支持,他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
也正因為如此,曾陽雖然公司大權在握,但似乎在金家地位不高。
許玉潔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雖然曾陽整日裏對其他人吆五喝六的,但對金家這幾個血親卻是非常尊敬,甚至算得上是“畏懼”。
而且金家長孫,也就是曾陽的長子,姓的並不是“曾”,而是“金”。這說明曾陽有入贅的嫌疑。
不過這一點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曾陽相對於這些血親來說,算是“外人”,金氏企業這麼一個龐大的家族財富,肯定也不想讓一個外姓人來繼承。
還好金璿對曾陽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所以即使家族內部有些風言風語,有金璿的支持曾陽一直把持著金氏企業的話語權,但在孩子失蹤後這個事情上,金璿和曾陽之間有了巨大的矛盾。
尋找孩子這個事件,家族成員召開過內部會議,曾陽一反常態、獨斷專行,再三強調為了企業的穩定和家族的名聲,不許將事情鬧大。對於保姆和孩子的尋找,他倒是沒有遲疑,通知了幾個得力助手全權負責,隻要找到保姆或者孩子的線索,就會獲得重額獎勵。
許玉潔在得知會議的內容後,覺得頗為奇怪,奇怪的不是曾陽的安排,而是他的態度,尤其是他的行事風格。
和曾陽接觸的時間不長,她明確感覺到曾陽在金家血親中地位並不高,一個尋找金家長孫的重大事件中由他來做主顯得並不恰當,而且金璿在會議上是對孩子的尋找方案投了反對票的,最終結果還是認同了曾陽的處理方案,可想而知這裏麵必定有原因。
詢問過金璿後,許玉潔才知道確切的原因:當曾陽提出尋找孩子由內部處理不報案時,除了金璿之外的所有親屬都投了讚成票。
除了住在別墅的這幾個至親之外,從另外一個豪宅小區專程趕來的金璿舅舅舅媽也同意了這個方案。
他們讚同的理由完全相同:孩子可以再生,但金氏企業隻有一個,因為尋找孩子而對金氏企業造成任何負麵影響都是不值當的。
許玉潔聽完之後,對豪富人家這種因為金錢而淡漠親情的做法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