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遺留在地下城的東西,梓星始終充滿好奇。
他跳上那塊“諾亞方舟”般巨大的木板,不過他沒有待在蘇護旁邊,而是跑到一個角落,那裏堆著的全都是發掘品。
這些東西表麵的汙物已經被刮去,而且還用清水衝洗幹淨。
能夠經曆數十年的時間保留至今的東西,幾乎都是用金屬和礦物材料製造而成,皮革之類早已在漫長歲月之中,化為塵埃。
學蘇護那樣,梓星開始埋頭翻找著。
可惜他很快就失望了,這堆東西大部分是毫無用處的垃圾。
梓星從“子辛”那裏繼承的記憶顯示:迄今發現的“地下城”,最少的也在三十萬年以上的曆史。“地下城”給予古人類庇護,延續著人類的生命。
一直到戰亂結束、大自然恢複生機,古人類才漸漸搬移出去,回到地麵上,成為現在人類的祖先。
梓星越來越傾向於自己來到的就是一座“地下城”。至於這裏有不計其數的巨獸骨骸,他猜那應該是“古人類”搬離之後,巨獸接著成為這裏的主人公的緣故。
一般來說,“地下城”遺跡裏,不太可能留下什麼值錢的東東。
漫長歲月逝去了,一代代人的消耗,讓這裏的每一件東西都被循環利用無數次,好東西也都被拆到精。光。
這類遺址最後剩下的往往隻有一些“垃圾”。
梓星此刻正是呆在這樣一堆“垃圾”,看著那些像鐮刀、又像砍刀的粗糙工具,梓星唯有苦笑。
殷商時代,並不看重“文物”的價值,你就算把“垃圾”考證成文物,也改變不了它們被人漠視的命運……
躲在“地下城”避難的數萬人,一代一代在這兒繁衍生息,為何不曾發展出屬於他們的獨特文明?
突然梓星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或許是因為那始終陰魂不散的“爭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類的世界,就有爭鬥。
就算是在封閉的地下也仍舊會有利益和紛爭,而利益和紛爭又會導致殺戮。殺戮是文明的天敵。
梓星拿起一把砍刀掂了掂,這東西果然更適合砍殺,而不是切菜或者砍柴。
隨著翻出來的粗糙工具越來越多,梓星已經可以確定自己的上述猜測完全正確因為很多工具上都留著互相對砍的痕跡。
從這些痕跡上,他通過“腦補”可以想像出當時的戰鬥情景。
不知道過了多久,遠處陡然傳來“轟”的一聲響,梓星一下子被驚醒。
淤泥地上的積水,泛起一陣水浪,最前麵的“浪頭”甚至漫上木板。
蘇護、朱夜兒和梓星,被這陣忽如其來的水浪弄得非常狼狽。其他人還好一些,朱夜兒正打算怒斥兩句,遠處傳來一陣驚喜交集的大呼小叫。
“快來!找到了一個隱密的區域,裏麵有很多東西。”
這叫聲馬上令“三巨頭”的怒氣消失得無影無蹤。
朱夜兒準備罵人的話,也臨時變成一連串的催促。
“快、快、快!咱們快過那邊去。”
剛發現的隱蔽區域距離這裏有上百米,是一個死胡同,被大量碎石堵塞。
清理工作已經平穩有序的展開。
很多碎石都被挖出,從堆在一邊的碎石數量來看,原本堵塞住的部分至少有三十米寬。
一個士兵蹲下身,將手伸進水裏撈起一塊黑乎乎的東東,就著地上的髒水洗了洗,然後湊到眼前仔細地觀察,好半天聽到他叫了一聲:“這好像是動物的內髒器官。”
一聽到這話,立刻又有兩個人伸手到水裏撈了起來。
士兵們又弄來一塊厚實巨大能當船用的木板。撈上來的黑東西都擱在了木板中央。
朱夜兒在“陰影穀”時有過飼養妖獸的經驗,所以她辨認的速度遠比普通士兵要快得多。
“不錯,這確實是動物內髒,是一小塊破碎了的巨獸肝髒。”說著,朱夜兒的聲音明顯興。奮起來:“經過漫長的歲月,一直浸泡在淤泥中卻始終沒有腐化,這證明這些‘內髒’統統是寶物啊。”
她心裏還有一點小秘密沒說出口:除了骸骨,還能找到未腐的內髒,距離她的找到存活的魔物,帶回去按照秘術飼養的目標,又大大邁進了一大步。
梓星則在心裏暗暗可惜,心想:夜兒不該點破那些內髒的價值,惹人眼紅……
梓星忽然伸手一拍自己的腦袋!
哎呀,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他一直變換著法子向朱夜兒套問這個地下世界的真實來曆,真正用途;朱夜兒故意不揭開謎底,梓星就隻好自己用眼睛多觀察,自己尋找答案。
得出的結論是“古人類避難用的地下城”。不過,多少還是不十分自信。
嗯,他竟然忘記可以直接求教於最忠誠、最可靠的“框框”了。
“框框,你告訴我,這地下宮殿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梓星心裏迫不及待的問。
[哈,還以為你不關心這個哩。告訴你吧,這裏是一處“洪荒時期”便開鑿了的“魔獸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