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人的習慣
習慣是在生活中長期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行為方式,是慣性反射下的意識行為;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習慣可以決定你的命運。即好習慣會使你活得更好、更精彩、更成功;而壞習慣會讓你的生命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會讓成功變成失敗。
習慣是習以為常,慣性反射下的意識行為。習慣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習慣可以是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也可以是有意識去養成的。壞習慣可以經過努力而改掉,好習慣也同樣可以經過努力而養成。
如果我們對習慣的養成,有更好的認知和了解,然後又能清楚地選擇自己所要的好習慣,那麼你就能掌握自己的生命,而不會讓自己在生命的海洋裏隨波逐流。
習慣是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說話、行動、生活等方式。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對習慣往往習以為常,根本意識不到某些反複的動作或事情是習慣。它們是自動起作用的。
某些是好習慣,例如:定期鍛煉;事先做計劃;尊敬他人。
某些是壞習慣,例如:遇事總往壞處想;自卑感;總是怪罪別人。
某些習慣無所謂好壞,例如:晚上淋浴;用叉子喝酸奶;瀏覽雜誌時從後向前看。
由於習慣的不同,它們不是造就你,就是毀掉你。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會變成怎麼樣的人。
正如美國學者薩穆爾·斯邁爾所說:
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
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幸而你比你的習慣要更強大。因此你能改變習慣。例如,試著將你的雙臂環抱胸前,看看,哪隻手臂在上麵?然後試著反方向(改變手臂的上下位置)環抱一次。很怪,是嗎?但如果你連續30天這樣反方向環抱雙臂,你就不再感覺那麼怪了。你甚至不用想就能做到,你已經養成習慣了。
2好習慣、壞習慣與中性習慣
人的習慣多種多樣,不同的習慣會帶來不同的生活方式,因而也會主宰不同的人生。就習慣對人和生活的影響而言,它可以分為好習慣、壞習慣和中性習慣。
人的習慣多種多樣,就習慣對人和生活的影響而言,它可分為好習慣、壞習慣與中性習慣。
(1)好習慣
所謂好習慣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具有良好的風貌,能展現文明、優雅,並在人們心目中留有美好感受的習慣性行為。如讀書、看報、晨練、做事有條理、尊重他人、講究衛生等。
(2)壞習慣
壞習慣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由於缺乏修養,表現出粗俗、急躁、無聊、不道德等,致使危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從而引起人們十分厭惡的習慣性行為。如隨地吐痰、酗酒、賭博、吸煙等。
(3)中性習慣
所謂中性習慣是指既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而介於好習慣與壞習慣之間的一種習慣性行為。如每天上網聊天一小時,每天看兩小時電視等。
3人的習慣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印跡。曆史就是在克服困難中加強了人性,並將人的習慣打上時代的烙印。
中國有五千年的曆史,這五千年給所有中國人至今仍不曾改變的傳統。孔子的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仍在,每年我們仍紀念孔子的有教無類精神。而每一個人的啟蒙教育,又殘存著多少的傳統思想,這個題目實在太大了,大到可以成為中國思想史的巨著!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包袱與問題。而曆史就在克服困難中加強了人性,加深了身後的步履。回憶起過去的歲月,愈是艱辛,愈是讓人回味與留戀,在回憶裏都飽含著欣慰與驕傲。
你的父母親或是更遙遠的祖先是哪個朝代的人呢?
你的父母親又是成長於哪個時代呢?
你念幾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還是六年級呢?
有一本書中這樣寫道:那樣的年頭出生的小孩,不曾經曆逃難的歲月,又稱不上放肆的新人類,總有一股說不上來的靦腆與尷尬。由於受封建意識的影響,在他們的生活中都有著一種十分保守、內向和拘謹的心理習慣。在學校裏,男孩與女孩之間,不敢交流,不敢溝通,即使在同一課桌,都自然地劃分出明顯地界限。這種習慣無疑地是受著時代氛圍的影響,因而打下了時代的烙印。另外在那個時代下,仍要用毛筆寫周記,仍然會守著電視看淩晨轉播的棒球比賽,仍然享受著生平第一次外國偶像崇拜:“唐尼·瑪麗奧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