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悲催的細封亮(1 / 2)

細封亮很悲催,真的很悲催……

他好不容易帶著僅存的八千細封部族戰士,從綏州逃回左廂神勇軍司的駐地彌陀洞附近,卻在城外不遠處遇到了這一直在此遊戈騷擾的的麟府軍馬司的兵馬!

而更為讓他頭疼的是:這支隊伍全是精銳的騎兵組成。他作為左廂神勇軍司的都統軍,常年駐守在彌陀洞,隻是看一眼對麵旗號,便知道眼前的這支隊伍是麟州的楊家軍和府州的折家軍。雙方實在太熟了,來來回回不知道打了多少仗了。

大宋騎兵野戰不行,並不代表所有的騎兵都野戰能力不行,而是指得總體上的騎兵野戰能力比不上西夏和契丹。

麟府軍馬司的楊家軍和折家軍絕對是大宋騎兵野戰能力最強的部隊之一!這兩家部隊的騎兵野戰的戰力並不比黨項人弱,當然折家軍本來也是黨項人。

即便是在是在大宋戰力最強的西軍序列中,楊家軍和折家軍也是其中的翹楚。

…………

這一番遭遇,麟府軍馬司轄下的鎮西軍、保靜軍還有永安軍以逸待勞,遇到狼狽不堪倉皇從綏州逃回來的細封亮左廂神勇軍司的隊伍,自然然是占盡優勢。

既然己方占盡了優勢,楊家軍和折家軍自然也不客氣,這左廂神勇軍司就剩這麼點殘兵了,還有什麼好遲疑的,當下便向細封亮率領的左廂神勇軍司衝去。

細封亮手下的這些黨項細封部的騎兵戰士,本來對大宋的戰士的戰鬥力是極為蔑視的!

從他們大夏立國以來的近二十年間,跟大宋的屢次大戰,基本都是以大夏的勝利而告終!當然,大夏立國之前,他們黨項人也是屢屢打敗宋軍。宋軍戰士在他們眼中就跟兩腳的羊差不多,等待他們去殺戮而已。

但是左廂神勇軍司這一番在綏州城下連連遇挫,又被宋軍騎兵馬踏聯營,接著又被在山穀中打埋伏,遭到沉重打擊,損折大半,此時心氣早已被打沒了。他們隻想回到彌陀洞去休養生息,回到親人的懷抱去舔舐傷口。眼見氣勢洶洶的宋軍,他們早已沒了以前的氣勢。

此時的左廂神勇軍司經曆了在綏州的損兵折將,又從綏州一路奔馳幾百裏回來,早已盔歪甲斜、疲憊不堪,沒有什麼戰意了!

此時眼見楊家軍和折家軍衝將過來,他們隻能勉強提起手中的刀槍抵抗。

楊家軍和折家軍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此時早已看出了左廂神勇軍司虛實,此時是衝垮他們的最好時機。

是以,楊家軍和折家軍隻是拋射了一輪箭雨之後,便齊齊的掛弓提槍,全力打馬衝刺而來,打算一舉衝垮左廂神勇軍司的這些殘兵,用刀槍去擊垮他們。

左廂神勇軍司的這些黨項騎兵一路從綏州逃回來,幾百裏的路程早已榨幹了他們胯下那些河西馬的馬力,本來他們這時是應該去城裏卸下馬鞍和籠頭,讓戰馬休養生息的!

但是此時眼見楊家軍和折家軍如狼似虎的衝來,他們卻不得猛催胯下的戰馬,讓它們使出最大的氣力衝刺,因為在騎兵對衝的交戰中,馬速慢得一方,會吃很大虧。

因此盡管左廂神勇軍司的戰士們都知道,這樣拚命壓榨強弩之末的戰馬馬力,很有可能讓胯下那陪著自己征戰四方的戰馬徹底累垮、累廢了,但是他們卻也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