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秘書學的產生
秘書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產生於80年代。它一產生,便以不可阻擋之勢,推動著高等學校的教育改革。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秘書學、創建秘書專業,幾乎是與短期職業大學同時出現的。前複旦大學分校(現上誨大學文學院)、成都大學、江漢大學率先在中國創辦秘書學專業,接著,其他院校包括少數四年製大學也相繼開設此專業。至1985年止,設置秘書學專業或秘書學課程的高等院校已有120多所。而90年代的今天,秘書學在中國高等教育事業中的迅猛發展,則就更加驚人了。
1984年10月,在上海召開了全國高等院校秘書學教學經驗交流會,有來自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78所高等院校的120多名代表參加。經過與會代表的充分醞釀和共同協商,成立了中國高等院校秘書教學研究會。1965年11月,全國高等院校第二次秘書學教學經驗交流會暨中國高等院校秘書教學研究會第一次年會在武漢召開,會議收到論文、材料70多篇。代表們廣泛交流了秘書專業教學的經驗,深入探討了教材體係、教學計劃及公文寫作等方麵的內容,並一致通過建立了5個專業研究會。1986年8月,全國高等院校第三次秘書學教學經驗交流會暨中國高等院校。秘書學教學研究會第二次年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討論和交流了秘書學體係、秘書教學體係和秘書工作性質等一係列問題,會上還成立了中國高等院校秘書學教學研究會成人高等院校分會。以上這些會議,對推動秘書專業教學和秘書學研究,起了積極的作用。與高等院校秘書學教學蓬勃發展的形勢相適應,一批有關秘書學的期刊、專著、教材陸續出版。
為什麼秘書學能在80年代的中國大地上興起呢?這是因為:
1. 當代管理科學的發展,促進了秘書學的產生。管理學是專門研究管理活動及其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它的基本思想和體係,是由法國企業家亨利·法約爾在本世紀初提出的,但它作為有別於各種專業管理學的一般管理學科,直到50年代才在美國正式形成。它既是20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掀起的巨大管理熱潮的產物,又反過來極大地促進了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加速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管理水平不高,尚存不少管理弊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愈來愈認識到,實現管理現代化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是當務之急。而加強對管理學的學習和研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本投資,因此,80年代以來,管理學及其分支學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發展迅猛。
辦公廳(室)是單位的樞紐所在,與領導者聯係最密切。領導者通過它發布指示,承上轉下,溝通內外,辦公廳(室)工作(包括其中的秘書工作)在輔助管理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提高辦公廳(室)工作效率,實現秘書工作現代化科學化,實現管工作現代化意義重大,因此秘書學應運而生,並出現喜人局麵。
2.要改變秘書工作的落後現狀,必須把秘書學的研究提上日程。長期以來,我國基本沿用民主革命時期的秘書工作經驗和體製,機構臃腫,工作效率低,秘書人員素質差,幾乎成了秘書部門的通病。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大量引進先進設備和科學技術外,關鍵是培養秘書人員。
我國秘書人員的培養,多年來一直采取單位內部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手工業方式。這種方式能結合單位實際,針對性強,但往往受到各單位具體條件的限製,培養出來的秘書往往缺乏開闊的視野和強烈的當代意識。分配到各單位當秘書的大專院校畢業生,雖然給秘書部門帶來新鮮氣息,但由於在校期間沒學習過秘書學以及相關課程,工作起來往往茫無頭緒,力不從心。
為了成批造就適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秘書人員,有必要在高等院校開設秘書學課程。事實證明,秘書人員具有可資教育的性質,他們如同醫生、工程師、軍官一樣,可以先在課堂上學習,然後再通過實踐進行檢驗。可以說,開設秘書學課程,進行秘書學研究,是高速培養秘書人員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