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年間,五台山下一條幽靜小路上,幾隻小鳥忽然發出幾聲驚鳴,震翅而飛。
一個長得劍眉虎目的中年大漢,身背一個尚在繈褓的男嬰,手持一把開山大刀。他身上有幾道深可見骨的傷口,傷口還在不斷往下滴血。此時,他正被十幾個手持各種利刃的蒙麵人團團包圍。
蒙麵人的頭領站出來,喊道:“展堅,你已經插翅難逃了。現在隻要你把小孩交給我們,我可以給你留個全屍。”
展堅怒道:“休想,想要孩子,除非從我屍體上踏過去!”
“我們從開封一路追到這裏,雙方交手十數場,你們一共八人,現在就剩下你一個人了。而你已身受重傷,你以為你還能逃走不成?要不是怕傷到小孩,你早就死了一百遍。小孩的身份大家心知肚明,我想你也不敢讓小孩出現什麼意外吧?”頭領勸道。
展堅說道:“要戰便戰,孩子落到你們手裏,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我死也不會將他交給你們。”
頭領怒道:“不識抬舉,你們給我上,把他殺了。”
眾蒙麵人聞言,揮舞著利刃上前便攻。展堅雖然身負重傷,但攻防有度,大刀舞得密不透風,十幾個人圍攻他一人,竟一時三刻拿不下來。
頭領看見十幾個手下,竟拿不下一個身受重傷的展堅,心裏不免有些焦急。他偷偷上前,等待展堅露出破綻。雙方又交手了十幾回合,展堅終於露出了破綻,後背無暇顧及。頭領抓住這一機會,施展輕功飛掠上前,長劍快如閃電,直刺展堅後心。展堅正全力抵擋前麵之敵,聽到背後風聲,想要避開已來不及,隻來得及偏了一下身體,長劍已經刺入。這一劍從後背而進,當胸而出,隻差一點就刺到心髒了,雖然不會立及死去,但也活不成了。
頭領拔出長劍再次刺出,眼見長劍即將再次入體,卻驟然被一物架住,頭領定眼一看,不知場中幾時多出了一條木棍,長劍宛如被木棍吸住一般,再也刺不進分毫。頭領尋著木棍看去,隻見持棍的是一個四旬左右,滿臉祥和的和尚。
頭領立及收劍後退幾步,招呼眾人與和尚對持起來。展堅顧不得自己傷勢,連忙查看背上的嬰兒,還好那一劍沒有刺中嬰兒,展堅才放下心來,但心神剛放鬆,頭腦立及一陣暈眩,身上陣陣疼痛襲來。展堅強自撐住,對和尚說道:“多謝大師出手相助,但他們人多,大師要多加小心。”
和尚說道:“施主放心,幾個嘍囉而已,還耐何不得老衲。”
頭領見和尚功夫不弱,不想與他為敵,嚇唬道:“老和尚,我勸你不要多管閑事,我們背後的勢力,不是你能得罪的。”
和尚一臉無所謂地說道:“老衲悟明,在五台山清涼寺修禪,有本事來清涼寺找老衲,現在你們該滾了!”
頭領一陣猶豫不決,但想到完不成任務的下場,把心一橫,硬著頭皮揮劍命令眾人對悟明進行圍攻。悟明不愧為武林一流高手中的佼佼者,“五郎八卦棍法”煉得純熟無比,長棍舞若遊龍,霸道又變化多端。這些連內力也沒有煉出的大漢,哪裏是一合之敵,一刻鍾功夫,場上躺滿了一大片慘叫的蒙麵人,隻剩下頭領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獨自抵抗,但他那點功夫怎能擋得住?勉強抵擋七八回合後,被悟明一腳踢飛出幾米,再也爬不起來了。
悟明看了一眼眾蒙麵人,說道:“還不快滾!”
眾蒙麵人聞言,能爬起來的,扶著起不來的,狼狽的逃走了。等他們消失在小路的盡頭,悟明才回過頭來,走到展堅麵前。此時,展堅雙眼已幻散,身體搖搖晃晃,可能是怕壓到背後嬰兒,始終屹立不倒。悟明不由心生敬佩,忙上前扶住展堅,說道:“施主,你沒事吧?我幫你看看。”說著,悟明扶著展堅坐下,又把嬰兒解下來,抱在懷中,伸手在展堅右手把起脈搏來。隻見悟明臉色漸漸凝重,然後眉頭緊蹙,最後歎氣一聲,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倒出一顆小藥丸,放到展堅口邊讓其吃下,苦笑道:“施主失血過多,又傷到肺腑,老衲也無能為力,這顆藥丸隻能保住施主一時,施主有什麼話要交待的嗎?”
展堅吃力地咳嗽一聲,說道:“大師,我叫展堅,是護衛玉宸宮的大內侍衛,玉宸宮是李娘娘的寢宮,娘娘待人和善,我等皆受其恩惠。半個月前,娘娘產下一男嬰,要知道皇帝雖然有幾個孩子,但都是女兒之身,今龍子降生,必為太子。不想襄陽王買通娘娘身邊的宮女寇珠,和當日接生的產婆尤婆。她們趁娘娘產後暈厥,用剝了皮的狸貓換掉了太子,讓其吃下迷藥藏到食盒中。他們做好這一切,便驚呼娘娘旦下妖孽。眾侍衛驚慌進殿查看,寇珠趁機拿著裝著太子的食盒,往宮外帶。我當時雖想隨眾人進殿查看,但殿門不能沒人守衛,便留在了殿外。我見寇珠腳步匆匆,眼神飄忽,心想玉宸宮出了如此大事,她不在裏麵幫忙反而要往宮外走,讓人生疑,我便偷偷跟蹤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