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經濟”時代,靠的是細節製勝。細節是敬業,是專業,是態度。上帝說,你看,你看,細節的心就是心態的臉。心態變了,細節就溜了。不管大事小事忽略了細節都要給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或損失。因此企業員工的一項基本素質就是態度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才是做好細節的前提條件。所謂嚴謹,就是認真到近乎苛刻。
第一節 注意細節的前提在於態度
要成為細節高手,做一個智者,需要日日夜夜的修煉。人生如此,企業經營也是一樣的。平庸企業和傑出企業的差距就在細節,然而這些細節造成的原因,卻往往是工作態度的問題。
比如在參加訂貨會之前,公司是不是充分的策劃,選擇人員和場地;公司是不是和經銷商開了好幾次準備會議,關於流程、會場布置、人員安排、客戶邀約、模特的選擇、時間安排、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式等等我們都做了詳細的討論。在會議開始前的一天,企業是不是按照計劃布置好了會場,又詳細地將所有人員的工作重新確認了一下,物料和會議資料重新進行了檢查,所有的會場設施和賓館服務人員的工作時間也做了確定。而且最後還將第二天的程序完全預演了一遍。因為我參加過多次的企業訂貨會,對此觀察深有體會。企業的潛力在這樣的訂貨會上一眼就能看來。判斷的依據就是一些細節。細節中透露著企業管理的水平,以及企業員工的素質。這些是最關鍵的。
事實上,所有的這些事情都不是難事,難在企業工作人員是否認為這些小事是值得做的;難在這樣的工作態度能否保持;難在每天堅持這樣的心態去做這些小事;難在如果員工不能堅持,公司有沒有這樣的製度來幫助他們保持這樣的工作態度。也許大家都知道這些小事情會對訂貨會的銷售業績有影響,但是人人都有惰性,都想偷懶,如果管理層逼的不是很緊,大家也就得過且過。於是,一個企業就慢慢這樣垮下去了。
歸根結底,做到細節還是態度的問題。
某市舉行處級幹部公開競爭招選,市教育局人事科的阿輝報名參加,競爭教育局副局長的崗位。筆試成績揭曉,他以第二名的成績順利進入麵試。
麵試前一天,天氣驟然降溫,阿輝到鄉下辦事,晚上回家後就發燒至39℃。一家人忙送他去看急診……天亮時,阿輝的燒退了,但頭暈、鼻塞、扁桃體發炎,上唇燒出兩個蠶豆大的血痂。家人都勸他別去麵試了,可阿輝堅持要去,隻好讓他戴著口罩,由妻子陪著去。
麵試出來,他仍用口罩捂著嘴巴,讓妻子趕快送他繼續去吊鹽水。下午,成績出來了,阿輝名列第一。據說評委們對他印象最深最佳的是:雖然生著病但挺會關心人,關愛他人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官的官德。
原來,阿輝在進麵試室後,主動聲明了自己是重感冒,要將椅子退後半步答題。主考官不同意,說會影響記錄和答題。於是,他便請評委們將椅子向後移一步……
對別人細微的關懷,折射出感人的品德,這常常是被人接納、受人賞識的切入口。
這就是細節的魅力。如此看米,“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的提法肯定不錯。既然如此,在交際場合尤其是事關最大的交際場合,請千萬注意細節,千萬做到“滴水不漏”、“一絲不苟”。也隻有如此,才能真正地穩操勝券。
有一次我到國外商談,一天我坐在希爾頓飯店大堂喝咖啡,來了一對老夫婦訂房間,服務生查了一下電腦,保留的房間都訂完了,“先生,太太,我們附近還有幾家檔次不錯的飯店,跟我們都一樣的,要不要我幫你試試看。”服務生禮貌地說。他們先領老夫婦去喝杯咖啡,一會兒服務生過來說:“我們後麵的喜來登大酒店還有一個房間,檔次跟我們是一樣的,還便宜20美金,要不要?”老夫婦高興地說“Why not?”之後服務生又把老夫婦和他們的行李送上車。
希爾頓員工的這種行動根本不是在主管的監控下才去做的,這完全是一種尊嚴,一種標準,這已經變成一種原動力,不停地推動企業進步。
最近有一本新作《最糟糕情況下的營銷》,有個章節《拯救區域經理方平》寫得非常好。講的是書中的主人公去幫助一家要求援助的空調企業的區域經理方平。這位“方平”其實是個很能幹的人,擅長和經銷商喝酒搞關係,擅長和總公司訴苦喊冤要價格。在他心裏,始終覺得他對這個市場已經付出了無比的心血。總公司的支持政策始終遲遲不到位,是搞得他舉步惟艱的罪魁禍首。但是實際上情況和他說的完全不一樣。他完全是在一個混沌的狀態下工作:業務員出門幹了什麼他不知道,隻聽業務員自己的彙報,他們也有所謂的“工作彙報係統”,但是那上麵連最基本的訪店記錄都是空白的——原因是業務員覺得那多餘,“方平”也就沒有堅持要他們做。可怕的不是這些,可怕的是當谘詢人員向他指出的時候,他居然一副“雖然有點小錯但是也不需要大驚小怪”的樣子。真的是應該為這樣的企業擔心,這家企業不久前還在媒體上吹噓自己的營銷隊伍是“最優秀的,是過硬的”。但是每天他們就有這樣的經理在市場上因為細節問題而不斷地損害自己的品牌形象、損失自己的銷量。這種對細節的不關注、無所謂,會在每一個層級被加乘式地放大,最後的結果是使企業大廈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