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魅力在哪兒
在交際中,不少妙齡女子盡管容貌秀麗,礎扮入時,憑著自己優越的外在條件很容易引起男子的注意,但是當男子與她們交往幾次,有的甚至是剛剛接觸,就會發現她們秀麗、入時的外表背後是那麼蒼白與貧乏,她們的魅力猶如天上流星,一閃即逝,隨之便再也提不起與之交往的興致。
那麼,女性真正的魅力在哪兒呢?
在其特有的氣質上,這種氣質對異性有著磁鐵般的凝聚力。女性的氣質美,首先表現在內在的精神素質上。知識與教養可以給人聰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會使人具有不凡的氣質和優雅的風度,這無疑會彌補一個女子相貌平凡的不足,會給一個女子增添不平凡的美。精神追求的層次越高,她的形象越發顯得高大而美好。體現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的精神,才是最高最美的。
表現在女性的性格特征上。女子應豐富自己的女性特征:溫柔、體貼、耐心。這些特征,不僅僅是女性的角色典範,而且是女性美的標誌。在男子心裏,溫柔、體貼、耐心,猶如甘泉一樣,滋潤著他們的心田;像陽光一樣,給他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具有這種特征的女子,不僅能激起男子親近、崇敬的情緒,而且能喚起美的感受。表現在無聲的語言上。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無聲的語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舉止、一個姿勢都能顯示出你的氣質美或醜。有吸引力的女性總是不失時機地借助無聲的語言展現自己柔美的風姿,以博取男子的歡心和喜愛。姑娘在自己意中人麵前常常麵帶微笑,用眼睛親切地看著對方的眼與胸之間的部位,並且延長目光相接的時間,伴有放大的瞳孔和其他細微動作,由此來顯示自己聰明靈秀,溫柔嫻雅,以贏得意中人的好感和欣喜。但是,運用無聲的語言必須要情真意切,否則會給人虛偽和失體的感覺,影響自己的交際形象。表現在獨特的個性上。除了天生體貌外,你的裝飾、舉止、態度、言談等等都能反映出你的心聲和你與眾不同的特點,反映出你是活潑、聰明,還是文靜、乖巧、溫順。在交際場合中,表現自己的個性,使你顯得與眾不同,特色鮮明,才會引人注目,才會吸引別人與之交往的熱情。因為具有自己色彩的個性,可以給人智慧和經驗,使別人從你身上獲得啟迪和激勵。沒有個性的大眾化女性很難引起別人的注意,猶如一杯淡茶,品嚐不出什麼味道。
表現在溫柔的性情上。在人際交往中,女性應注意自己的修養,切忌怒、狂、刁、蠻,要情緒穩定、心情開朗、熱情待人。因為男子都希望從女子的情感反饋中獲得安全感、尊重感和歡悅感。性情暴躁、多疑、偏狹的“公主”,會使大多數男子敬而遠之。溫柔的性情並不是沉默,更不是逆來順受,毫無遠見,而是人際交往中奔流不息的血液,是生活裏的彩虹。
表現在高雅的興趣上。高雅的興趣,會給你增添不凡的氣質,給男子帶來多方麵的收獲和享受,贏得他們的喜愛和尊重。愛好文學會加強你的表達能力,欣賞音樂能培養你的樂感並能陶”情操,喜歡美術能提高你的色彩感和審美能力,參加舞會能鍛煉你的舉止與交際能力。此外,從事其他活動,如遊泳、滑冰、栽花、養魚、縫紉等等,都會使女性的生活七彩斑斕,為之增添無窮的魅力。
含蓄說話,投石問路
我們說話時,有時礙於環境和他人或者其他因素不方便直接說的我們不妨來采取含蓄說話,扔給對方一個信息達到投石問路的效果。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晤麵,都有心對蔣發難。可對於這樣一個關係到身家性命和國家前途的大事,在對方亮明態度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開口。眼看時間越來越近,雙方都是欲說又止。
楊虎城手下有個著名的共產黨員叫王炳南,張學良也認識。在又一次的晤麵中,楊虎城便托他之口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接口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個聰明的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當時,張學良的實力比楊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蔣的拜把子兄弟。楊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觀點擺在張的麵前,而張又不讚同,後果實在堪憂。於是便借了並不在場的第三者之口傳出心聲,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謀他策。這種兼有拉“擋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含蓄的方法為實話虛說,借機抒情。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便是以此奇術摸清了小秘書的芳心,“逼”她供出了底牌。
1866年,對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妻子瑪麗亞和他的哥哥相繼病逝。為了還債,他為出版商趕寫小說 《賭徒》,請了速記員,她叫安娜·格利戈裏耶夫娜,一個年僅20歲,性情異常善良和聰明活潑的少女。安娜非常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工作認真,一絲不苟。書稿 《賭徒》 完成後,作家已經愛上了他的速記員,但不知道安娜是否願意做他的妻子,便把安娜叫到他的工作省,對安娜說:“我又在構思一部小說。”“是一部有趣的小說嗎?”她問。“是的。隻是小說的結尾部分還沒有安排好,一個年輕姑娘的心理活動巍把握不住,現在隻有求助於你了。”他見安娜在諦聽,繼續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個藝術肌,已經不年輕了……”
主人公的經曆就是作家自己,安娜聽出來了,她忍不住打斷他的話:“你幹什麼折磨你的主人公呢?”“看來你好像很同情他?”作家問安娜。
“我非常同情,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充滿愛的心。他遭受不小,依然渴望愛情,熱切期望獲得幸福。”安娜有些激動。陀思妥耶夫斯基接著說,“用作者的話說,主人公遇到的姑娘,溫柔、聰明、善良,通達人情,算不上美人,但也相當不錯,我很喜歡她。”
“但很難結合,因為兩人性格、年齡懸殊。年輕的姑娘會愛上藝術家嗎?這是不是心理上的失真?我請你幫忙,聽聽你的意見。”作家征求安娜的意見。
“怎麼不可能! 如果兩人情投意合,她為什麼不能愛藝術肌?難道隻有相貌和財富才值得去愛嗎?隻要她真正愛他,她就是幸福的人,而且永遠不會後悔。”
“你真的相信,她會愛他?而恰愛一輩子?”作家有些激動,又有點猶豫不決,聲音顫抖著,顯得窘迫和痛苦。
安娜怔住了,終於明白他們不僅僅是在談文學,而且在構思一個愛情絕唱的序曲。安娜小姐的真實心理正如她自己所言,她非常同情主人公,即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遭遇,且從內心裏愛慕這位偉大的作肌,如果模棱兩可地回答作家的話,對他的自尊和高傲將是可怕的打擊。於是安娜激動地告訴作肌:“我將回答,巍愛你,並且會愛一輩子。”
後來,作家同安娜結為伉麗,在安娜的幫助下,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清了壓在身上的全部債務,並在短短的後半生寫出了許多不朽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稀安娜求愛的妙計,曆來被世人當作愛情佳話,廣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