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慈母心(1 / 3)

屋裏燭光閃爍,偶爾劈啪一聲,驚得人心裏一跳。

“公爹他……怎麼說?”謝氏有些不敢置信,趕忙挨著丈夫坐下,一臉緊張的看二爺。大閨女訂婚的時候她身在千裏之外,心有餘而力不足,結果姐妹鬩牆差點沒把姑娘逼死。這小女兒是養在自己身邊的,論情分隻有更深,她可絕不允許宜珈讓人不明不白的賣出去,哪怕這人是老太爺也不行。

孟二爺看著妻子如臨大敵的樣子,歇了開玩笑的心思,正經臉回她,“父親也沒說什麼,就是見珈兒和元二少處的挺近,那孩子又頗有些才華,父親大概是起了愛才之心,才隨口那麼一提罷了。”

謝氏一聽,腦子裏立刻回憶起元家族譜。元微之,年十八,父親元仲隆乃當朝吏部尚書,母親係梁貴妃胞妹,上頭有個嫡兄元徽之,下麵還有個年幼的嫡妹,三人俱為梁氏所出。元家的興盛固有梁貴妃之功,但也不能否認元仲隆是個可造之材,不然怎能得了老皇帝歡心,短短幾十年連升幾級成了二品大員,運氣好的讓多少世家子弟看紅了眼。

梁貴妃隻生了個公主,早年便遠嫁去了邊塞,為人恭謹謙和,深得皇帝歡心,也沒有卷入帝位之爭的後顧之憂,怎麼看,元家都是個績優股。元微之又是次子,若宜珈真嫁了去,無需管那些柴米油鹽的瑣事,一心顧著自己的小家倒也輕鬆……二太太的特點就是發散思維,能把有的沒的全想齊了。

二爺久不見妻子回應,以為謝氏擔心過度,拍拍謝氏的手安慰她,“這事兒不過一說,做不得數,珈兒還小呢,橫豎又有我們兩把關,大可不必如此憂心。”

謝氏抬起鳳眼,幽幽的看了二爺一眼,半嗔半怨的說,“我這輩子就兩個女兒,瓊兒的事兒差點要了我半條命,珈兒再有些什麼,我可不活了……”

二爺一聽,忙止了謝氏的話,“呸呸呸,說什麼胡話呢,珈兒是你女兒,就不是我閨女了?她能有什麼,將來好日子都在前頭呢,不興說這喪氣話!”

老實人也有老實人的好處,二爺就見不得自己親近之人受委屈,這話扯到了大姑娘,孟二爺有些感慨,“這些年可真是苦了瓊兒了,好在,她就快回京了,咱一家人終算是團聚了。”

他伸過手將謝氏攬入懷中,謝氏順勢倚了過去,眼裏有些濕潤,拿了袖子輕輕擦拭。

“瞧瞧,怎麼又哭起來了呢,都是做祖母的人了,怎麼還和小姑娘般說哭就哭了。”二爺覺得有些好笑,手掌輕拍謝氏的背脊,小孫子哄多了他手法嫻熟。

四年前,孟家四少聞謹一路過關斬將,層層選拔後終於入了殿試,得了老皇帝的青眼成了新科探花。翩翩少年郎,係出名門,德才兼備,多少世家紛紛拋出橄欖枝,卻不料孟老太爺親自披甲上陣,帶著孫子不遠千裏親往山東曲阜,向孔子嫡係一脈求親。孔家家主感其誠意,又見孟聞謹年少有成,大有可為,幾經思量終於同意了這樁婚事,次年將嫡長女下嫁孟家,成就一段佳話。孔孟聯姻,不論是謝氏還是二爺都對這段婚事相當滿意,而孔家小姐知書達理,賢惠聰敏,無論是孝順公婆還是侍奉相公都好的沒話說,更於第二年便生下了嫡子霖哥兒,簡直是古代完美媳婦典範。

謝氏抽了抽鼻子,埋怨他,“還不是你惹的,說著珈兒的婚事又提到瓊兒,我能不愁麼!”再一想,想到祖母這詞了,更氣了,她憤憤的錘了二爺一下,“我是做祖母了,二爺嫌棄我年老色衰成了魚眼珠不是?”

二爺被錘了一頓,卻覺得心情舒暢,笑著安慰妻子,“你做了祖母,我也是祖父了,咱們倆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年輕,湊成一對剛好!放寬心,瓊兒雖經曆了些波折,可如今不也好好的,珈兒是咱們的老來女,虧待了誰都不會虧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