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後續發展並不向二爺心中期待的方向發展,孟三爺在老婆走了幾天後怒氣消了,腦瓜冷卻了,思維正常了,這妻子是萬萬不能休得,但這也不代表他就願意讓沈氏繼續迫害他的血脈,三爺自己是庶出出身,對這庶出子女看的比二爺重得多。沈氏平常對庶出子女的苛待三爺是看在眼裏的,無論沈氏到底有沒有迫害兩個姨娘,在三爺眼裏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了,這次的事不過是個發泄的契機而已。
孟三爺最後決定讓沈氏留在兄長家裏照顧自己的嫡出子女,庶子打包寄到蜀中和趙姨娘團聚,變相地將嫡係一脈排出了三房核心區。沈氏氣得直跳腳卻也無可奈何,轉念一想自己不用去蜀中受那活罪,還能就近看著自己的三個孩子,沈氏心裏又燙貼了,一副有子萬事足的表情看得謝氏直歎氣。
原本愁雲密布的三房子女們陰轉多雲了,宜璉拍拍胸脯,親媽沒被休,風聲也沒傳出去,不影響她的終身大事!宜璐笑得燦爛,嘴巴都咧到耳後根了,最疼她的親娘回來了,再被姐姐訓的時候有人幫忙了!孟聞諫一顆擔憂了好幾天的心也終於放下了,安心備考啊!要考證的孩紙傷不起……
一直豔陽高照的二房不開心了,二爺心想:你把侄子侄女寄養在我家也就算了,現在連老婆也送過來了,你是想怎樣啊!二奶奶哀悼:有個沒腦子的妯娌比再添一打妾室還令人欲哭無淚。宜珂麵目猙獰,以後不能隨便欺負宜璐了,她多了個幫手!宜珈:好像和我沒多大關係。
這個冬天早早下起了雪,瑞雪兆豐年,從府尹到百姓大家都挺高興,節日的氣氛也就更濃了些。沈氏跟著謝氏參加了好幾場貴夫人聚會,成功把自己直率的性格推銷了出去。第一個買單的居然是很久沒有挑起是非的晏太太。謝氏看著沈氏和餘氏兩個明顯都缺根筋的女人迅速勾搭在一起,今天沈氏去餘氏府裏喝個茶,明天餘氏來沈氏屋子裏下個棋,日子過得好不熱鬧,謝氏的神經也就繃地緊緊的,反複叮囑宜珈沒事別往三嬸屋裏跑,省得不知不覺答應了什麼,傳了出去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謝氏的擔心維持了整整一個冬天,又晃過了大半個夏天,直到孟聞詢考秀才前才放下。餘氏和沈氏決定結親家了!待孟聞詢考上秀才,謝氏便去晏府提親,迎娶晏家大小姐、餘氏嫡長女晏凝波。
乍一聽這個消息,謝氏鬆了口氣,總算打得不是我女兒的主意。回過頭來又想了想,突然驚出一身冷汗,火急火燎的衝到沈氏房裏,儀態也不顧上了,開口直問:“弟妹,和晏家結親這事兒你和三弟商量過了麼?”回答千萬要是肯定啊啊啊啊!
沈氏一愣,隨即支支吾吾:“這古來婚姻之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我這個做母親的同意了,三爺應該……也不會……反對……吧,你說呢,二嫂?”沈氏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謝氏。
說你個大頭鬼!謝氏簡直給氣樂了,嫡長子婚姻大事不和他父親商量自作主張,沈氏是嫌三弟沒早休了她麼?
“這事兒我說了不算,你得自己去問三弟,還得抓緊著辦,這外頭已經有些風言風語了。”謝氏氣過了頭反而平靜下來了,憑良心來講,晏家這門親算不得好也稱不上壞,晏老爺官居四品,三弟現在還是個六品,從表麵上看倒是沈氏高攀了晏家。但從家世來看,晏家不過是近年的新起之秀,幾乎算不上有什麼根基,說狠了隻要這晏老爺有個什麼,晏家垮塌不過彈指之間。再看孟家,世代書香,家世淵源,老爺子在朝中雖領了個閑職卻桃李滿天下,頗有地位,沈氏娘家也幾代為官,雖沒什麼大人物,但根係頗深也不容小敘。
可惜沈氏隻看重了晏家的表麵光輝,卻瞧不到光鮮外表下的搖搖欲墜之勢,白白浪費了個嫡子。不過這三房的好壞又與二房有多大幹係,謝氏何必做這吃力不討好之事?
沈氏唯唯諾諾地應著謝氏,看著並不急於將此事告知丈夫,謝氏歎了口氣,提醒也提醒過了,該做的都做了,接下去的她也沒這麼多精力管了。
殊不知,謝氏的一個縱容卻引發了後來一連串的糾纏不清錯綜複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