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中國文化是中藥鋪和文化超市(1 / 3)

中國文化的中藥鋪和文化超市

不學佛家——做不樂——苦學

不學儒家——做不久——仁學

不學道家——做不透——道學

不學兵家——做不強——詭學

不學法家——做不大——法學

不學縱橫家——做不快——策學

不學墨家——做不安——和學

不學醫家——做不動——健學

不學農家——做不爽——安學

————濃縮的都是精華————

九家學說的不同缺點

學佛家不精,易於迷信;

學儒家不精,易於迂腐;

學道家不精,易於消極;

學兵家不精,易於陰險;

學法家不精,易於殘酷;

學縱橫家不精,易於欺詐;

學墨家不精,易於泛愛;

學醫家不精,易於忌多;

學農家不精,易於自欺!

1、我們的老祖宗決不是傻子

中華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這決不是一句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話,我是有充足的依據的。如,日本隻有一種智慧——武士道,美國隻有一種智慧——民主。世界上,幾乎絕大多數民族,都隻有一種立世致用的大智慧,惟獨有一個例外的就是中國——中國有九大智慧。即佛家、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縱橫家、墨家、醫家和農家等,九家學說、九種智慧。其中儒家、道家、兵家等智慧,已流傳到世界其他民族之中被廣泛運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其曆史源遠流長,其內涵博大精深。當年,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在中國文化衰落到極點時的二十世紀初評價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響時仍然說:“就文明的曆史之悠久和影響之深遠來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文明”,可見中國文化在世界曆史上所留下的印記是多麼深刻。

九家學說、九種智慧都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學問的原點。而且一切學問出發點都是叫人上進的、發展的,這是學問的總目的。

另外,有一點要聲明,曆史是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看的,不要看美國、日本現在在經濟上暫時領先,但這一定隻是暫時的,因為他們的文化從宏觀來看是急功近利的,一如是他們的西藥,治表不治裏。他們雖一時稱雄,但若要長久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遠遠不如中國人的大智慧了。實事證明,過去幾千年來,隻有中華文明能在世界曆史長河中唯一保留完好。我們深信,這種超宏觀的戰略大智慧,必將在今天發揮出同樣的作用,必將把我們帶向更為強大的繁榮。這一點我們絕對不要否定我們的老祖宗,我們的老祖宗決不是傻子。

2、 每個學說都隻說了一個字

世界隻是一個角度的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隻能從一個或幾個角度去解讀世界。越是大師級人物,對世界的認識便會越集中。

古今中外的文化也一樣,他們也同樣隻能從一個或幾個角度去認識世界。無論是誰,都隻可能解釋和認識一個角度的智慧,下麵我們來看看中國國學九大派別,又都是從哪個角度切入來認識他們各自的世界的呢?

一是佛家。佛家雖是由外傳入,但此學說可謂牆內開花牆外香,在中國開出了禪宗學說等燦爛之花。最初的佛陀,是從認識人生的“苦”開始來認識了世界,而後他在離苦得樂上,發展出了一整套係統的生命改造學說,如“戒”“定”“慧”“苦”“集”“滅”“道”等學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鬼心看人,人人是鬼。以明澈的心看世間,則士、農、工、商無不在福利眾生;春、夏、秋、冬無不是良辰美景;生、老、病、死更是自自然然。就像這首禪詩,簡單平實,令人無限開懷。

二是儒家。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他認識世界的原點是“仁”字這個角度,於是他在“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他的學說,將之豐富為“仁、義、禮、至、信”等學說。後被大儒發展成為“三綱五常”等領導學說,被官方廣泛使用。

修身養性的金科玉律,儒君雅士的行為準則;中華文化的源泉,文明智慧的結晶!五千年悠悠華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間點上,他一手創建了影響身後二千五百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學派,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開山鼻祖。孔子之前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傳;孔子之後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開。儒家思想是真正傲視百代的大智慧。不了解儒家精神,就不能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內核,就不能了解中國人豐富玄奧的內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華民族曆劫不滅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動源。

三是道家。老子作為一個古代的圖書館長,他一生閱讀了大量的圖書,從許多角度看清了世界的同一規律,於是,他覺得天地之智慧莫過於對“道”的認識,於是,他便發展和豐富了他的學說,便有了“道德經”流芳千古。

道家的智慧堪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聰明的謀略,老子是第一個將宇宙觀與政治觀結合起來進行考察的哲學大師,道家智慧最鮮明的體現就在於對人世間一係列利害轉化關係的深刻洞察。道家站在人生的邊緣,帶著超越的眼光審視人生現實的荒謬和矛盾,批判人類自身理智的淺薄與愚蠢,以“道”的觀點來看世界,承認萬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類理智的狂妄與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