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合神(1 / 2)

周劍和楊繼誌四人早已清醒,眼見鬼神吃痛,血色緞帶無功而返,兩人各打出一道符紙,貼住被斬落在地猶自掙紮的兩段血色緞帶,一陣火光燃過,化作灰燼。

兩人一番施為之後,連同剩餘兩人,不約而同彙合劉驥,分立左右。

劉驥掃了兩人一眼,繼續盯著祭壇中的鬼神,其中意思不言自明。

稍頓片刻,還是周劍出聲:“劉道友好生驚人的定性,周某四人先行謝過道友救命之恩,此祭壇便是五方道祖所留五方祭壇之一,是為南方祭壇,有聚火納信之能,本是神道之物,本性光明陽剛,卻不知為何聚成了鬼神。我等修煉鬼道之法,為鬼神所處高境界所克所驚,大夢難醒,心神為之所奪,剛才方醒。”

“鬼神本不應誕世,此時神智不清也是正常,應是此地異變後,殘存之生靈於此絕望後,數千年衍變所致,卻與祭壇本身無幹,還望劉道友念及五方道祖道統,顧慮一二。”楊繼誌思考後發言的出發點截然不同。

劉驥看得仔細,那鬼神雖然氣勢森嚴,但眉目變幻不清,跟當日問劍實境中的怨靈道人一般,或有些許心智,實力不可小覷,但顯然是神智不清之故,所以實力隻得發揮一二,當前局麵,速戰速決才是王道,久必生變。

當初大蛇與怨靈爭鬥,境界過高,一招便分出了生死,導致此刻劉驥不知此類鬼靈之物弱點,不敢貿然動手,且他有言在先,也不願拚死為他人做嫁衣。

祭壇上,鬼神氣勢漸漸雄渾,把玩血色緞帶不止,隱隱有黑雲開始附生於其上,內裏骷髏猙獰,吐納鬼火靈光。

“此類鬼靈難逃鬼仙路數,劉道友與之爭,隻需持定心性,便自不敗。”鬼神的快速演變,楊繼誌看在眼裏,劉驥遲遲不動手,他有些急了起來,點出了些重點。

長生教和哀牢山都是鬼道一路,點出了鬼仙的弱點,也就是自報了自己弱點,隻是此時已經別無他法,若得鬼神神智歸一,複歸清明,恐怕大家都難逃一死。

“若要擊殺此鬼,思路有三,放其進入體內小千世界,滅之反益自身神魂,要麼趁其手段未顯,奪舍而用,三則行陽剛之法,渡融於它。”周劍或是見不得楊繼誌此時賣好於劉驥,補充道:“若得劉道友敵住此鬼,但有所得,亦是應該,隻請劉道友莫要外傳祭壇之事。”

“長生教亦當銘記道友援手之情!”楊繼誌跟著道。

此時鬼神又有變化,黑雲之外,又生火光,火鴉聒噪,火猴折騰。劉驥得了兩人允諾,心有定計,雙眼一瞪,神光迸發,身劍合一,直射鬼神。

“嘭”

一團劍芒直撞鬼神之後,猛然炸開。

骷髏、夜叉、火鴉、火猴,盡化飛灰,血色緞帶,盡做漫天血花。

下一瞬,劉驥已經身處祭壇之中,鬼神之下,盤坐於祭壇正中,青雲劍橫膝而置,五心朝天,繼而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祭壇上空的森嚴鬼神受此猛擊之後,身形頓時稍顯渙散,複又歸一體,才發現被人阻斷了與祭壇的聯係,作勢往下猛撲,一閃而沒,直入百會。

大廳頓時光亮,黑霧紅光彙成的紅霾全部消失,隻餘夜明珠清輝如紗。

原本作勢欲上的楊繼誌和周劍四人麵麵相覷,繼而馬上默契各自分散,遠離對方一段距離。兩人都非常清楚:此番劉驥弄險,不成,自然無話可說,若是成了,那稍後祭壇還得分清楚歸屬才行。

大廳清寂,祭壇露出了真容,質地非金非石,雍容古樸,獸紋鳥籙,上半部分好像一座蓮台,花開三十六瓣,下半部分有三足,乃是三個小人做扛鼎狀,極為突兀。

四人把這南方祭壇看了個通透,隻恨不得能用眼睛把祭壇給裝了,看著劉驥默默端坐祭壇,神色偶見波動,四人複雜的臉色也跟著波動,氣氛鄭重。

劉驥確實有些貪心,看到森嚴鬼神手段未顯,心中就有了計較:如果隻是與祭壇森嚴鬼神做生死之爭,當場哀牢山四人應該都沒有至陽至剛的手段,無從滅殺,拖下去,最終恐怕隻會落個身心俱疲,落荒而逃,所以劉驥一早就徹底絕了這個念頭。

剩下兩個思路,都是以神魂直接麵對麵肉搏,區別隻在於自身神魂出竅與否,而此時劉驥並沒有神魂出竅的手段,所以最終選擇了放祭壇鬼神進來,決戰在自身小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