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從平凡走向卓越——以功勞為自己贏得未來(4)(1 / 3)

美國麥凱信封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哈維·麥凱曾經說過:

“除非你想把東西賣給300萬年前的古人,否則你一定有競爭對手。你的產品或者服務若有市場,別人同樣可以前來爭奪。對手可以用另一種產品或是外形和功能相近,但是品質、服務均略遜一籌的次品來瓜分這個市場。無論如何,有競爭對手總是好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選手,沒有一位是不跟自己競爭的。你該做的是——利用競爭使自己不斷進步。”

競爭就是為了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跟別人爭勝。競爭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條件,隻需要你敢於競爭,敢於勝利。

做得超過領導的預期

最成功的員工都是盡力把一切做得最完美,而不是尋找任何做不好的借口。

做事一絲不苟,意味著對待小事和對待大事一樣謹慎。生命中的許多小事中都蘊涵著令人不容忽視的道理,很少人能真正體會到。那種認為小事可以被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們做事不能善始善終的根源,它導致工作不完美,生活不快樂。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積而成,沒有小事的累積,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們隻有了解到了這一點,才會開始關注那些以往認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培養做事一絲不苟的美德,成為深具影響力的人。是否具備這項美德,足以讓生命有天壤之別。

每一位老板都知道這項美德多麼少見,找到願意為工作盡心盡力、一絲不苟的員工,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不良的作風在公司四處蔓延,而無論大事、小事都盡心盡力、善始善終的員工卻是罕見。

盡管我們進行了多次社會改革,但思慮欠周、漫不經心、懶惰成性等惡習依然泛濫成災:在龐大的失業和無業隊伍中,有相當多的人或多或少沾染上了這些毛病。他們如果不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且努力加以改正的話,那麼往往無法得到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

“適者生存”的法則並不是僅僅建立在殘酷的優勝劣汰的基礎上,而是基於公平正義,是絕對公平原則的一部分。若非如此,社會美德如何能發揚光大?社會又如何能取得進步?那些思慮不周與懶惰的人同那些思慮縝密、勤奮的人相比,有天壤之別,根本無法並駕齊驅。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的父親告誡每個孩子:“無論未來從事何種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絲不苟,把工作做到超過領導的預期。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

許多老板多年來費盡心機地尋找能夠勝任工作的人。這些老板所從事的業務並不需要出眾的技巧,而是需要謹慎、朝氣蓬勃與負責地工作。他們聘請了一個又一個員工,卻因為粗心、懶惰、能力不足、沒有做好分內之事而頻繁遭遇解雇。與此同時,社會上眾多失業者卻在抱怨現行的法律、社會福利和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重量單位,一盎司相當於1/16磅,在這裏以一盎司表示一點微不足道的重量。

所謂“多一盎司定律”,意即隻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點就會獲得超常的成果。坦普爾頓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與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隻是“多一盎司”。但其結果,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麵,卻經常有天壤之別。

我國著名企業海爾的產品合格率之所以能達到100%,其秘訣就是運用了“多一盎司定律”。

由於電冰箱對當時的消費者來說是家庭中的大件,許多家庭買來之後,都放在房間的顯要位置。基於此,海爾對冰箱的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均高於國家標準,其中主要的七項指標實測值均優於國際發達國家水平。為滿足當時用戶對高檔家電的特殊需求,海爾對外觀、噪音等的要求特別嚴格,如冰箱外觀,國家標準要求是1.5米以內看不出劃痕,而海爾的要求則是0.5米以內不得看出劃痕;噪音國家規定為52分貝,海爾的內控標準為50分貝,加強了自身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