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災多難的命運把李曉華拋進了中國第一代個體戶的行列裏。曾有朋友勸李曉華到廣東那邊進點貨在北京擺個小攤什麼的,也算做點小生意吧! 李曉華動心了。 於是,心情複雜的李曉華擠上了南下的列車,到了廣州。 早在80年代初,廣州就顯示m了比北京更迅猛的發展勢頭。李曉華漫無目的地走著,眼前閃晃過一扇扇物品豐富的櫥窗,那裏有著許許多多在北京不多見的新鮮玩意兒。
突然,一件新奇的東西把李曉華吸引住了。那是一個直徑約半米的透明玻璃大罐子,上寬下窄,裏邊橙黃色的果汁鮮嫩嫩的,不知追隨著一種什麼力量,不安分地跳著。沿著玻璃壁上滑落下來的汁液像是鍋蓋上蒸騰的水汽變成了水滴,劃著十分誘人的軌跡。
李曉華站住了,站在了這個從未見過的東西麵前,不想走了。
這就是今天中國各大中城市夏天街頭很常見的噴泉果汁製冷機。可在當時,別說李曉華,全北京近千萬人恐怕也沒什麼人見過。李曉華當即下了決心:就買這個了。
“多少錢一台?”他有些怯生生地問售貨員。
“4000塊。”對方答。
那幾乎是他身上所帶的全部本錢。可李曉華沒有猶豫,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力。
“我買一台。”
就這樣一趟廣州,李曉華沒買眾目所矚的新潮時裝和十分好賺錢的家用電器,而是抱著一台噴泉製冷機興衝衝地回北京了。把它放在哪裏呢?妻子想到了個絕好的地方:北戴河。
李曉華的妻子張吉芸對那裏比較熟悉。過去她的父親夏季常常去那裏度假,還帶她去過幾次。北戴河是北方有名的旅遊避暑勝地,京津兩市的好多機關在那裏建有療養院,幹部們和普通居民,有機會都會去那裏度過一個夏季的好時光。去北戴河擺噴泉製冷機,賺遊客的錢。好主意!
李曉華說幹就幹。可是他口袋裏的錢沒有了,於是就拉了一個合夥人,他出設備,北戴河的朋友出場地和人員,一間冷飲商亭紅紅火火地開業了。
那是一個難忘的夏天!已屆而立之年的李曉華嚐到了實實在在的成功,喜悅溢於言表。他不僅賺足了大把鈔票,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專業敏感和決策能力充滿了自信。李曉華獨到的眼光,大膽的行動,址他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促使他更快地向前發展,創造輝煌的事業!
美國物理學家和發明家米哈伊洛·伊德夫斯基,他使本來隻能在一個城市內通話的電話,能夠長距離使用,並且成功地跨越了大陸。
他小時候為了對付夜幕下藏匿於草叢中的盜畜賊,把刀鋒插在草地裏,然後牧羊少年“當當當”地敲打長刀的刀柄,讓躲藏在玉米地裏的來犯者聽不到這個信號,但附近的牧羊少年則可以把耳朵貼在地上聽到這個報警信號。他們用這個方法成功地對付了盜畜賊。
隨著時間的流逝,長大後的牧羊少年幾乎都忘記了這個可以通過地麵傳聲發出警報的方法,但隻有一個人例外,他在25年後以此作為理論基礎,做出了一個使世人都受益的偉大發明,他就是米哈伊洛·伊德夫斯基。
沒有成就的人常會為自己尋找借口,他或許這樣說:“我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去創造什麼。”難道真的是沒有機會嗎?其實機會就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隻是我們缺少發現的眼睛而已,像世上的很多發明,都是通過對平常的東西進行不平常的思考而得來的。
那些不平常的思考不會自動地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展,是因為我們自己必須要發展,這樣我們才會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成功的人在以往的經曆中都遇到過人生抉擇,抉擇涉及風險,敢不敢冒這個風險,就看自己有沒有信心。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如果你想到了,不妨行動起來,或許你也會創造奇跡,成為一個不尋常的人物呢。激發潛能:機會不喜歡安於現狀的人
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安於現狀,每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常常無動於衷,且不怎樣歡迎機會。
事實上,機會代表變動、風險、困難和失敗,這些都與他們的要求背道而馳。創造機會,表示打破現在生活的均衡。忽然間從各個方麵出現的那些不利的因素,在滿足於現狀的人看來,那簡直是非常遭糕的。有時,他們會幻想一下創造機會可能帶來什麼豐厚的成果,這樣已感到滿足,他們不會企圖把構想付諸實踐,這如何能取得成功呢?
年輕的亞瑟王在一次與鄰國的戰爭中戰敗被俘。王妃看他英俊瀟灑,不忍殺害他,所以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求他在一年內找到一個讓她滿意的答案,就可以暫時把他釋放。如果一年後沒有得到讓她滿意的答案,亞瑟王要自願回來領死。如果不答應這個條件,就要終身岡禁。她的問題是“人最想要什麼?”這個問題恐怕連最有知識的人也很難回答,何況年輕而涉世未深的亞瑟王。信譽是男人的第二生命,既然已經答應了人家的條件,說什麼也要找出答案。
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做了幾次調查,一而再地請教智者、母親、姐妹等,但是他還是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其中有一個謀士告訴他,可以去請教一個神秘的女人,她一定有答案,但是她喜怒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