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創業——人生的最大挑戰(3)(1 / 2)

周一上午股市開盤,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收購戰打響,但不到一小時戰鬥便結束了。證券商報價23億港元,包玉剛當即開出一張23億港元的巨額支票。怡和麵對包氏雷霆萬鈞、排山倒海般的收購攻勢毫無還手之力。至此,包玉剛持九龍倉49%股權,穩獲控股地位,一躍成為九龍倉首任華人主席。

包玉剛首先找到彙豐銀行老板沈弼,兩人的對話十分簡短:

“需要我怎麼幫你?”

“借我15億現金。”

“OK,沒問題。”

包玉剛又聯係了9家金融機構,他們不約而同都表示全力支持,特別是香港華美銀行,就在周一上午展開收購時,還給包玉剛送來信函,允諾可為他提供1億美金的貸款,同時勿需擔保。

5.挑戰自我

有的人活了一輩子卻從未獲得過巨大的勇氣、力量和耐力,但有的人卻從體內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和控製力,而有的人做夢也沒想過自己蘊藏著這樣巨大的能量。

現在,59歲的戈達德顯得年輕、英俊,他不但是一個經曆過無數次探險和遠征的老手,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和演說家。

談起那張表,他說:“因為在15歲時我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閱曆的貧乏。我那時思想尚未成熟,但我具有和別人同樣的潛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業來。我製定了那張奮鬥的藍圖,心中有了目標,我就會感到時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圍的人往往都墨守成規,他們從不冒險,從不敢在任何一個方麵向自己挑戰。我決心不走這條老路。”

他的願望對於一些人,每一個都不可能,當然,戈達德也許不能完成所有的願望,但他卻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

戈達德做出了許多人認為一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挑戰了自我!

一個創業者更應當勇於挑戰自我,你身上的潛力是巨大、無窮的,如果你高估了自己,那麼經過努力,你可以達到高估的標準,但如果你低估了自己,那麼你就永遠在低處徘徊。

6.成龍怎樣成“龍”

香港地區的陳清偉先生寫了一本很生動的《成龍及他的電影》。他說:“在數十年前,大家都講書香世家,講銅臭世家,以成龍這樣的出身,在那個年代,肯定不容易被接受。但今日完全不同了,低微出身,力攀高位,正是現代都市的美夢。成龍就是一個成功夢。”

正如中國哲人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成龍的成功正是這句話的生動例子。

成龍原名陳港生,因為他是在香港出生的。他父親是香港法國領事館的低層職員,因為轉到澳洲的美國領事館工作,不能帶小孩子一起去,成龍6歲多就被送到京劇泰鬥於占元處寄宿學藝。成龍7歲時,父親到了澳大利亞;一年多後,母親也到了異邦,每兩年才回港一次,留下成龍一個小孩子在香港自求“生存之道”,由此成龍走上了自主的道路。

根據成龍回憶,他跟隨於師傅學藝的時候,六十來個小朋友擠在一起食宿,共同使用一個洗手間;他們是不刷牙的,因為沒有時間;穿鞋一個星期也不脫下來,惡臭難當;每個孩子頭上都長滿了癩痢瘡;他們好像孤兒一般,每隔若幹時間就排隊去領取紅十字會分發的那些米、奶粉等救濟品。

這班小學徒,每天清晨5時起來,一直練到半夜12點。因為太累了,要爭取睡眠時間,所以不刷牙,也不脫鞋脫襪。5小時的睡眠時間對一個成長中的小孩著實不夠,所以,很多時候,成龍練壓腿時,就架著腿打瞌睡;人家念書的時候,他就坐在教室後麵睡覺。

童年可以說讓成龍受到了許多鍛煉。

於師傅是位“嚴師”,時時打“高徒”,每個都打,天天都打,隻有過年過節時才稍微“收手”。成龍與他的師兄弟洪金寶、元彪等人,時常在街上闖禍打人。因為他們刮光頭,被很多人視為不吉利,語出挑釁並向他們擲石。這正好讓這一班“光頭仔”有一個發泄憤怒的機會,於是,他們會一窩蜂地擁過去將“挑釁者”打得頭破血流。

為了替師傅賺錢,成龍等人在邱德根經營的荔園遊樂場表演,一做就是數年,1年365天,天天不停,由8歲開始,成龍已經以童星姿態加入電影圈跑龍套,他的第一部片是李麗華主演的《秦香蓮》。童年的經曆為成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7歲,成龍正式滿師。他曾說過:“剛滿師時,在潛意識中對父母有點不高興,他們為什麼到澳洲去了不理我?其他師兄弟,每個星期,至少也在兩個星期內,就有家人來探訪,帶他們出去,而我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