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說過:“世上就怕‘認真’二字!”。認真去做了,多想想,找一個好的方法,還能不成功嗎?
“福勒製刷公司”的創辦人阿爾弗拉德·福勒,出身於貧苦的農場家庭,住在加拿大東南的新斯科夏半島。福勒似乎很難保住他的工作。事實上,在頭兩年中,他雖努力維持生活,卻失去了三件工作。
但是,接著在福勒的生活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他試圖銷售刷子。就在那時,福勒受到了激勵。他開始認識到他的最初的三件工作對他都是不適合的。
他不喜歡那些工作,並且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認真。
那些工作並非自然而然地來到他的身邊,自然而然地來到他身邊的工作是銷售。他立刻明白了:他會把銷售工作做得很出色,他喜愛這種工作。所以福勒把他的思想集中於從事世界上最好的銷售工作。他是了不起的一員。
他終於成為一個成功的銷售員。他在攀登成功的階梯時,又立下一個目標,那就是創辦自己的公司。如果他能經營買賣,這個目標就會十分適合他的個性。
阿爾弗拉德·福勒停止了為別人銷售刷子。這時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興高采烈。他在晚上製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出售。銷售額開始上升時,他就在一所舊棚屋裏租下一塊空間,雇用一名助手,為他製造刷子,他本人則集中精力於銷售。
那個當初失去了三件工作的孩子取得了什麼樣的最終結果呢?這就是:福勒製刷公司擁有幾千名銷售員和數千萬美元的年利潤!
你看,如果你能認真去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你就更易於成功。當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會輕易滿足的。你有1千元,你就會想方設法用這1千元去賺1萬元;你有1千萬元,你還會想方設法用這1千萬元去給你賺1個億回來。這不是貪婪,貪婪是對於本不應當屬於自己的東西采取不正當手段去取得,而這是追求卓越!
水不流動,必至汙濁。同樣,對一切事物來說,假如當事者不常改進創新,不努力銳新改革,最終準會落伍、失敗的。比如你今天是個有1百萬元的富翁,你不去用它去賺1千萬、1個億、十年之後你也許是個隻有1百萬元的窮光蛋。
上進心強的人有一個顯著的特征:他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候,都求取進步和發展;惟恐自己的事業不進則退,一敗塗地。
沒有人在事業達到某一點時就表示滿足,他時常超越自己,奮鬥不息。假如他自滿自足、不求進取,事業將從此開始衰落。
每天早晨上班時,你下決心力求在每一件事上比昨日有所進步。你應當把事情做得比昨天更好些,然後在傍晚離開你的車間、辦公室或其他工作場所。每天你應前進幾步,走上幾級,這樣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事業會取得驚人的進步。
精益求精、常求進步的習慣是會“傳染”的。假如有這種精神,便會繼續“傳染”這種精神,而努力於要求工作進步。
一個要求事業進步的人,必須常同外界接觸。他必須常去參觀、拜訪同行的商店、展覽會,了解和掌握其他種種可以使他有機會得到的新方法、新觀念,在他事業的的血管中注入新鮮血液。
一位著名的商人說,花一星期的時間去拜訪國內的各同行商店,可以完全更換他對於自己的經營的看法。他每年總要外出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法與經營法。他覺得,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廣闊的、不偏頗的視野上觀察自己的素養,要保持自己的事業不衰敗,這種旅行是絕對必需的。
在獲得種種辦事和營業的新方法、新觀念、新暗示以外,他說,每次旅行回來,總使他覺得自己的商店與旅行以前的時候不一樣了。日常辦事以及營業方麵的小缺點、店員的小疏忽,以前不會注意到,或者雖然注意到卻總以為是無關緊要的細微的弱點,現在都被他發覺並引起了注意。在他開闊的眼界中,以前“細小”的事,現在成為重要的事。於是他要實行店務革新,改進管理營業的方法,精減無能的店員,給他的事業以一種全新的氣象。
一個不出自己的店門一步,不同別人和別的商店交流的商人,對於自己商店的經營及店員的缺點,一定是盲目的和不易覺察的。要明察這一切的惟一辦法,就在於接受新觀念,在於善於學習和實踐。
人體中的血液必須時常更新,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精幹。同樣,要保持業務的正常發展,必須常有新方法的改進和新觀念的攝取。
很少有人能夠懂得“善觀於人”,用客觀和實事求是的眼光,觀察自己業務的效益與價值。
經常呆在一個環境中的人,在事業上總要落伍,對於各種小缺點、小疏漏,常常“熟視無睹”。這種小缺點的存在隻有在不同的環境的反映下才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