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七六年,中國,漢靈帝熹平五年。
二月初二---龍抬頭。
晌午時分,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城西郊外。一座孤零零的青磚四合院,偏房內。
一名頭發微白、年紀四十出頭、身高六尺出頭的漢子。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藥,輕輕的推門而入,躡手躡腳走至床邊,對著床上一名濃眉大眼、高約五尺的少年,長歎一口氣,哽咽道:“我兒…快起來喝藥…”
此中年漢子名叫趙安,床上少年乃其獨子,喚作趙雲,正值十三歲。三日前,同郡守之子白凱行發生口角。後者遂指使仆從,將趙雲毆打至昏迷。
鑒於趙雲一直昏迷不醒,故趙安隻能一邊喂食湯藥,一邊絮絮叨叨的說著陳年往事,企圖喚醒趙雲。同時,心中暗自決定,若再等上一兩日,趙雲還不蘇醒,定要找白凱行討個說法。
足足一炷香左右。趙安紅著雙眼,端著藥碗,駝著背,緩緩朝屋外走去。
忽然,一絲微弱的呼喊從身後傳來“爹!”
趙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在原地。回神過來,雙手一顫,藥碗從手中滑落,發出“啪嗒!”的瓷器碎裂聲。
幾個呼吸間,趙安又聽到一聲淡淡的呻吟。
霎時,
趙安如夢初醒,回坐到床邊。趕緊伸進被褥,把著趙雲脈相,同時淒聲道:“雲兒!你終於醒了!”
趙雲艱難的從喉嚨裏蹦出:“嗯!”。
“雲兒!你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如何對得起你早亡的娘啊!”此時趙安聲音略微嘶啞,想來定是見趙雲醒來,驚喜交加所致。
接著,趙安穩了穩心情,沙啞道:“脈相已趨平穩,隻是氣虛血貧,輔以藥物調理。想必三日內,即可康複如初…”
“雲兒!為父再去抓幾副調理氣血的藥石回來,你再睡一會!”趙安又道。
趙雲眨眼表示同意,趙安將被褥理好。三步兩回頭的朝屋外走去。
“嘎吱!”一聲,門被趙安虛掩上。
趙雲躺在床上,眼神疑惑的望著屋頂,沉想到:“那日偶然拾獲那枚玉佩究竟是何物?為何白凱行見到非要強搶而去…”
原來,三日前,晌午過後,春陽高掛
趙雲背著梨花槍,步行前往其師童淵處。行至城外的滹(hū)沱河岸邊,偶然瞥見河水中央,詭異的閃爍著一道金銀兩色光芒,好奇心大起,遂跳入河中,一探究竟。
潛至丈許深,見一頭老龜趴在一塊大青石上。老龜脖頸處掛著一枚巴掌大小的白色玉佩。趙雲正在詫異萬分時。老龜赫然口吐人言,莫名其妙道:“龍馬已至,完璧歸趙。”
待趙雲回神過來,老龜已悄無蹤跡。而那枚玉佩周身泛起一道金銀兩色光芒後,自行飄到趙雲掌心。
浮出水麵,渾身濕漉漉的站在岸邊,愣神之機。郡守之子白凱行不知有意或是無意,恰好駕鷹縱犬到此。白凱行見趙雲手中玉佩,先好言相勸,讓趙雲賣於他,未果。後二人言語不和,雙方大打出手。
爭鬥中,那枚玉佩無意間沾染上趙雲的一絲鮮血。旋即,一道古怪的法陣憑空出現在他腳下。
隻見法陣每一角都有無數米粒大小的金銀兩色佛文浮現。七八息的功夫,一道梵音驟然響起。未等眾人反應過來。憑空出現,一條巴掌大小的白色小龍,直接激射進趙雲的頭顱中。
之後,玉佩“砰”的一下,直接化為白色粉末。
白凱行即刻咬牙切齒,大呼一聲:“天不助我!”隨後夥同一幹仆從,圍毆趙雲。鬥上七八十回合後,趙雲漸漸力乏。而白凱行老仆白石抓住破綻,一拳轟在趙雲胸膛處。
中拳後,趙雲胸口一悶,吐出一口鮮血,隨後撲通一聲昏倒在地。昏迷前,隱約聽到童淵在遠處怒喝之聲…
彈指間,即到二月初七。晌午時分,豔陽高掛,徐徐吹過一絲春風。
趙雲傷勢已好。此時他一身粗麻衣,手握梨花槍,赤腳站在中央,用一塊黑布將雙眼蒙住後,舞弄起來。
隻見趙雲時而劃出數道銀光,將身形團團護住;時而步伐詭異或前衝或後刺,如同殺入千軍萬馬般;時而握著梨花槍左支右擋,節節後退,猶似與人交手般…
足持續至黃昏時分。
趙雲揭開黑布,揉了揉眼,抬頭凝視天空。無數厚重的雲霧盤踞於空,夕陽趁著一點點縫隙,迸射出一條條絳色彩霞,浮在半空中。趙雲站在原地擦拭著汗水,癡迷的看了一會後,搖頭歎氣,道:“師父的百鳥朝鳳僅學三年,若想追上大師兄張繡的功力,恐怕還得等上幾年。說來也奇怪,師父一直不肯讓我行拜師之禮,說什麼我日後還有大機緣?他不敢擔當我的師父!”話到後麵,趙雲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