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心語(3)(2 / 3)

希望同學們可以平淡地看待這件事情。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去留無意。在這個紛擾的世俗世界裏,能夠學會用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也是一種境界!

請同學們珍惜眼前的一切,包括母親對我們的情感,不要體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疼苦!

財智贏家訓練營感言——吉林省長春師範學院

小教英語專業助教團成員李碩

一件事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人可以改變一件事,從來不相信兩天一夜可以改變一個人,直到我來到了財智贏家訓練營!

(一)

80後的我們受著社會的關注,可是我們中有太多的人失去了快樂,我們抱怨著:“我們這代人惹了誰?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早已忘卻了我們這一代該有的幸福。我們沒經曆戰爭,沒經曆過饑荒,我們用了父母很多錢,交學費、交讚助、衣食住行等。我們抱怨我們的父母不懂時尚,不懂上網,不懂哈韓哈日!說他們不了解我們,其實是我們不了解他們,不懂得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求回報的為我們付出的隻有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用叛逆磨沒了我們一顆感恩的心,用叛逆傷害了他們那顆愛我們的心。在訓練營裏給父母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們曾經的我是多麼不懂事,多麼不成熟,我不想失去時才學會珍惜,我要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們”。

(二)

一件事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人可以改變一件事,從來不相信兩天一夜可以改變一個人,直到我來到了財智贏家訓練營!

不知道是我們不知足還是怎麼,反正該玩的都玩了,生活內容就是在宿舍睡覺、打牌、上網。不知道我們在墮落中習慣,還是,在習慣中墮落?本以為上大學是一種解脫,自從走入財智贏家之後才知道這是一種責任。人總要長大,又會在這期間碰到各種各樣的悲歡離合,歡喜憂傷,從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刻起就應該知道,家,隻是偶爾讓自己停歇的港灣,總有一天要離開的。那時的我是多麼不自信,後來我才知道學校不分好壞,再出名的學校都有人才和人渣,再不出名的學校都有多才多藝,德智雙全的人。成績不是目標,畢業證書不是理由,專業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你對自己價值的求證,經驗的積累,對人生的感悟,自身的成長。財智贏家教會了我要用“激情成就夢想,智慧開創未來”。大學更要奮鬥,更要堅持。像在訓練營裏一樣大聲說出:“奮鬥吧!我是最棒的”。

(三)

有幸成為財智贏家訓練營助教團中的一員。每次經曆兩天一夜都有不同的感受,有太多的故事留下太多的感動,那些信任,歡笑,淚水,呐喊,一幕幕的永遠珍存在記憶中。幫助我能幫助的人是種幸福,一種快樂,一種欣慰。記得在訓練營的兩天一夜,楊老師一直是很用心的把更多的知識教給我們。他多次連續趕場,看到他筋疲力盡時,扶著桌子還在努力地堅持,楊老師真的是在用生命在做一項拯救靈魂的事業。感謝楊老師教會我如何正確樹立人生目標,人際交往,團隊意識,感恩之心……感謝財智贏家把我帶進了清華大舞台,感謝財智贏家給予我的一切。

在這裏,我要說:“我幸福走過的是你們辛苦攙扶的,這一路上,有你們,真好!”我就是奇跡

——長春市職業技術學院

助教團成員龍小雪

奇跡,一直都覺得這個詞離我很遙遠。可是,自從去了財智贏家,我便相信,我也可以是一個奇跡。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是與眾不同的。而改變一個人,兩天一夜,足矣。因為,隻有心靈的成長,才可一日千裏。

回想起2007年10月3日,第一次拿著麥克風,雙腿打顫戰戰兢兢說出自己名字的我,仿佛還站在昨天的舞台上,一切都是那麼的記憶猶新。

從前的我,不諳世事。總愛用高傲的麵具來遮掩自己極度的自卑。

總覺得,叛逆才是我骨子裏的東西,誰也改變不了我。總覺得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更不懂什麼是孝順,什麼是感恩。

直到2007年10月4號,在我依依不舍離開《財智贏家大學生強者潛訓營》的那天晚上,我才發現,我錯了。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表達我對父母的歉疚與自責。

讓我有這樣改變的人是楊金翰老9幣。大家都愛叫他楊老師,而我愛叫他爸爸。是他,讓我重新讀懂了“孝”字。 (在接下來的文字中,請允許我們一同叫他楊爸爸吧。)記得楊爸爸在課上這樣解釋孝字: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孝”字,我們這樣分解,把它分解成上麵一個“土”字,下麵一個“子”字,中間用“/”來銜接。也就是說,在自己的父母去世後,長子都要在肩上扛一個杆子,叫“靈幡”。孩子扛著靈幡,把自己的父母埋葬,讓他們入土為安。這,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