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心語(2)(2 / 3)

十七年以一個旁觀者態度看待生活。身邊所發生的一切我都一個人默默地承受,從不與他人分享,包括我父母。

十幾年孤寂的生活讓我在為人處事方麵表現出少有的冷靜,一種雷打不驚的感覺。雖然我的年齡隻有十七歲,但我的心卻如那飽經滄桑的老人一樣看透了人生,看淡了生活。

人是在自己的啼哭中誕生了,在他人的哭泣中逝去。多麼的短暫啊!我不相信感情亦不相信人。在這種思想的推動下,我學會了虛以偽蛇。

在人前嘻嘻哈哈的我,心中卻如湖麵一樣平靜。朋友總和我說:在你思考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看你的眼睛,因為你的眼中充滿了死寂。

我承認我的思想有些叛逆。在當今社會,我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亦是當今教育界的副產品。這個時代如我一樣的人比比皆是,我亦不過是表現的強烈一些罷了。這就是我十七年來對待生活的方式。我累了,真的太累了。我不相信誰能改變我的想法;我亦不相信誰能改變我的理念。在我的內心深處,我認為人生就是如此,不需要憐憫,亦不需要關愛。

長時間的自我束縛,讓我感到十分的疲倦。本想放棄生活,但一想到多病的父親和那為生活操勞的母親,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了念頭。

我學過心理學,我知道如果一個人長期的處於壓抑狀態而得不到宣泄的話,將有患人格分裂症的可能。在百般無奈之下,我亦隻有不斷地學習而使自己去淡忘心中的極端想法。就這樣,我學習了一樣又一樣的東西。就在我即將失去耐性之時,我參加了“財智贏家青少年綜合能力訓練營”。

在兩天一夜的學習中,我那個死寂的心再一次跳動了起來。在這裏,我可以感覺到大家都是發自內心地去讚美別人;去對待他人,毫無半分虛假。在這裏,我第一次感覺到人生是充滿光明的;是充滿希望的。在這裏,我第一次感覺到我原本思想是多麼的狹隘;是多麼的無知。

人活著不光是隻為了自己。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父母的恩就算我用自己的生命去償還,亦是不夠的。父母生我已然是不易,何況還要養我呢!無論是父母的鞭策;還是父母的教誨,不都是為了孩子嗎?虎毒尚且不食子,何況是人呢!父母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我們嗎?我們有何理由去記恨他們呢?孝子不是用嘴說的,而是靠實際行動來證實的。

古代木蓮救母是何等的偉大!如今我們隻是因為父母的一點批評就懷恨在心,值嗎?我承認父母有一些做法是不對的,但那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隻不過是他們表達錯了。想一想,父母生我養我的恩情,這一點小錯又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呢?一瞥一捺說起來寫起來都非常簡單啊!但做起來就不易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想隻要是人,最基本的是要有一顆感恩之心。羊羔吃奶,仍要跪而含乳;一個人如果沒有感恩之心,那他不是連畜生都不如了嗎?

楊老師給我們講的不隻是一種對待人生的看法;而是對生活的一種感悟。亦是做人的一個標準。

兩天一夜的學習讓我的心靈深處得到了一次升華,一個真正的人是需要感情的。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群眾而一個人獨存於世。當今社會不可能隨著個人的思想而改變,我們隻能改變自己。80後的人不是廢物;亦不是無責任心的渣子。隻是我們未能找到一個正確的途徑,所以我們依然在徘徊;依然在迷茫。但是,我現在找到了,人這一生是為了什麼?——為了快樂;為了不虛活於世。80年代的人是舊思想與新理念的交彙處。傳承了前後兩代人的思想,難免出現迷茫,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我們需要如何去麵對呢?繼續叛逆還是繼續自卑?我們是時代的見證者;亦是時代的締造者。曆史需要我們這一代去續寫,世界亦將會因為我們而改變。

想明白了,亦想通了,自信不光是來自外界的鼓勵;亦是我們心靈深處的覺醒。迷茫不再,惆悵已去,這才是真正的自我。

我感謝楊老師,是他讓我再一次去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是他讓我找回了迷失的自我。是他讓我在迷途中找的了光明的方向。沒有華麗的言辭;亦沒有虛假的奉承,我隻想發自內心的說一句:“謝謝您,楊老師”。

二零零七年二月

我的感悟

——我是108中學初二(11)班的李想

我通過老師的介紹加入了訓練營這個快樂而溫馨的大集體。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我改變了許多,學會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兩天的訓練,我明白了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使我第一次有勇氣用真心麵對父母;對金錢有了深入的理解;體會到了學習真正的意義,使我在學習中不再迷茫。

兩天之前,我自認為自己完美無缺;兩天之後,我發現身上有許多“漏洞”,正因為我過於自信,所以我不了解真正的自己。48小時雖然短暫,但我在學習和互動之中認識了真正的李想。我突然感到原來的生活是那麼枯燥無味,原來的自己是那麼愚昧無知,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拚在一起是那麼令人回味,而僅僅2天的訓練生活卻是那麼快樂。之前,雖然對自己充滿自信,但隻要一上台就會緊張。但是訓練期間,我戰勝自己的內心。走上台說出自己的想法,勇敢的站在台上唱歌……這都是訓練營帶給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