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訴苦大會(1 / 2)

第二天軍隊拔營出發,鄒靖等人完全不插手任何事務,就像是出來旅遊一般。劉備三兄弟跑來跑去巡視全軍,以防出現什麼意外狀況。韓浩則和王啟聊天,給他講解論語,旁邊兩個小童則坐在輜重車上記錄著他們的對話。

今天走的比第一天走的要遠一些,因為部隊整編了一下,昨天吃的也很不錯,雖然隻是和那兩千義軍吃的一樣,但卻是吃了三頓飽飯,午飯該有肉!

到了下午約莫三點左右大軍就在河邊開始紮營。郡兵既然已經納入劉備軍,自然要練習設立營寨,而且每天行軍之後都要設立。

安排好軍營事務之後劉備等人和韓浩去試驗了一下今天新做出來的投矛器,投矛是用木頭削出來的,在前麵裹上鐵,製作方便。反正現在對手是黃巾軍,鐵甲很少,這樣的投矛已經足以洞穿皮甲、布甲。

試驗了投矛的威力之後劉備等人很滿意,韓浩還和他們說了一下關於標槍的構思,“除了可以步兵使用以擾亂敵人陣型之外,還可以組建標槍騎兵。在與對方互相消耗箭矢之後可以派出標槍騎兵攻擊敵軍。”

讓劉牧騎上戰馬,右手拿著一根兩米長的標槍策馬慢跑。戰馬越跑越快,劉牧也斜舉起手中標槍,然後借著馬力用力拋出手中的標槍。

標槍射進前方的箭靶叢中,直接射穿了三、四個箭靶,然後斜斜的射入了泥土之中!

一槍之威竟至於此!劉備等人再次動容,如此大的威力,如若射在密集的軍陣之中,定然可以洞穿數人!相信在如此銳利的攻擊麵前沒有什麼士兵可以抵擋,除非是用大量的強弓硬弩或者是派出騎兵來進行驅趕。

若是擁有數百訓練有素的這樣的標槍騎兵,隻需這般衝擊數次,便可擊潰上千精銳戰士而自身不損一兵一卒!

“如何?若是把那五百騎兵訓練成這樣的標槍騎兵,定然會在中原大放異彩。”

“韓先生說的對,如何練兵我們並不懂,請韓先生指教了。”

“本來就是要教你們的,不然什麼都由我來幹,還不累死我。”

韓浩把腦海裏整理的練兵方法講給三兄弟聽,三兄弟一邊實踐一邊向韓浩請教,而韓浩也通過觀察他們的練兵成果來調整自己的練兵大計。畢竟世界不同,麵臨的情況也不同,韓浩雖然在給三兄弟講課的時候就已經有意識的調整了自己的練兵策略,但仍然有些缺陷。

於是劉備軍一邊練兵一邊向青州前進,一路上士兵們的身體越來越強壯,行軍速度也越來越快。當然,作為代價各種物資的消耗也越來越快。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相信等到了青州的時候劉備軍的士兵遠超各地郡兵,再經過幾次戰場的洗禮相信比起北軍五校也不見得差多少!現如今真正的強兵在幽、並、涼三州,若不是宗員把烏丸騎兵全部帶走,邊軍又沒有輕動,再加上幽州刺史郭勳輕敵,恐怕黃巾之亂就沒劉備什麼事了。

北軍五校在最初戰鬥力很強,但是從漢安帝的時候,因為國用不足,采納群臣建議,“凡吏人入錢穀者,可據數額得力關內侯以至五營士。”這樣,北軍中又增加了大量商賈惰遊子弟,五官中郎將和左、右中郎將所屬郎官,東漢時多從孝廉、博士弟子等文士中選拔,作侍從文官,不能上陣征戰,地方官吏有缺,常從郎官選補。中央禁衛軍越發不習於兵,忘戰日久,至東漢末已毫無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