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襄王以為然,認同的點了點頭,問道:“後勝所言有理,何況求援也是應該趙國派出使節,平原君派你前來又有何意?”
“嗬嗬,平原君心憂國事,知曉使節無能,請不來援軍,所以先派在下前來。”
“至於心憂趙國背信棄義,卻是不用。”使者行禮,“趙國現在國君年幼,由威後把持朝政。而威後隻有兩子,大兒子是國君,所以尤其她疼愛小兒子長安君。若得長安君作為人質,自然不用擔心趙國對齊國不敬!”
齊襄王笑道:“趙太後疼愛小兒子,諸國皆知。她豈會願意讓長安君來齊國為質?貴使妄言了。”
“齊王但請提出這個條件,朝中自然有人促成此事。”使者自信的說道。
“若真如此,當感謝平原君了。哈哈,請貴使回報平原君,若能促成此事,我齊國定有厚報。”
“不敢,我主不過是為國略盡綿薄之力。”使者正色道,“在下使命已經完成,請恕在下失禮,允許在下先行告退。”
“嗬嗬,貴使客氣了。”
看著使者走遠的背影,後勝猶豫的問齊襄王:“看起來平原君是要圖謀不軌啊,到時候長安君這個人質不就沒用了麼?”
“我自然是知道。”齊襄王笑著說道,對於後勝他是愛屋及烏,誰讓他是王後的弟弟呢?想起王後他的眼中盡是柔情,“平原君這是在為謀反做準備呢。現在趙丹(趙孝成王)年幼無子,若是出了意外,定然是長安君繼位。但若是長安君在外為質,國家正遭受戰亂,他平原君繼位也是可以的嘛。畢竟他可是趙惠文王的親弟弟!”
“他若成了趙王,長安君不就沒用了?”
“他若成了趙王,穩定趙國也需要一段時間。等渡過這段時間,他也該考慮後事了,畢竟他也不年輕了啊。”齊襄王拍了拍後勝的肩膀,“趙國不亂,長安君有用,趙國亂了,對齊國更是沒有威脅。”
“大王英明,臣下萬萬看不破這其中道理。”後勝行禮道,在齊襄王看不到的地方雙目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而後趙使來到齊國,齊襄王以趙國數次攻齊為理由,提出了讓長安君來齊國作為人質的要求。趙使不敢答應,回報趙太後,趙太後自然大怒拒絕這個條件,並且明白地告訴身邊的近臣說:“如果有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的人,我一定朝他臉上吐唾沫!”
左師觸龍心憂國事,去說服趙太後同意齊國的要求,此即曆史上有名的“觸龍說趙太後”(上學書上學到的這篇,好像還要背誦……)。
趙太後被觸龍點醒,同意讓長安君入齊為質。而齊襄王自然大喜過望,立刻派出援軍,與趙國大軍共抗秦軍。至此,平原君的謀反大業完成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