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機智的王啟(1 / 2)

正在眯著眼睛輕撫長須回味沙場爭鋒的關二爺睜開眼睛看著韓浩,這些人中收獲最大的莫過於關羽了。關羽讀了十幾年的《春秋》,但是《春秋》隻有兩、三萬字,對於事情始末講解的不像《左傳》那麼詳細。好多事情關羽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連人物關係都沒有全部理順,沒有老師教導他研讀的很吃力。

其實那些顯赫的世家一般都不直接讀《春秋》,而是讀《春秋》的三本注解之一。三本注解還引起了今、古文經學的爭議,在西漢流行的是《左傳》,在東漢發生了三次大的爭論,使得被稱為今學的《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十分流行,很多大儒為其注解。而漢朝比較流行的這些經著就是因為原文字數太少,很多事情寫的模糊,讀不出前因後果。單純讀《春秋》也隻能當作史書來讀,和韓浩今天的講解相差十萬八千裏。

但古人認為《春秋》乃是孔子所著,以一字為褒貶,微言大義。名列“四書五經”之中,屬於“五經”之一。

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什麼原因呢?因為害怕自己所做所為被史書記錄下來,為千秋萬世所唾罵。故而關羽讀《春秋》,讀出了一身的忠肝義膽。

此時的關羽不過二十二歲,讀了十幾年的《春秋》,心中全是義理,按照三國誌遊戲,義理現在都快滿值了。現在突然聽到韓浩說這《春秋左氏》裏有黑暗版,一時倒是愣住了。

張飛正幻想著自己在戰場上大殺四方,忽然被韓浩驚醒,本能的有些不喜。但聽說還有黑暗版的,立刻就嚷嚷著要聽。

王啟則皺起了眉頭,看了看後麵跟著張飛說要聽的黑暗版的。他猶豫了一下,站起來向韓浩鄭重的行了一禮,然後轉身看著眾人用平淡的語氣說:“接下來的內容恐怕不是誰都能聽的了,請你們自覺一點。”

台下的眾人麵麵相覷,都不出聲了,軍帳之內突然安靜下來。而韓浩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看這情形也不說話,在心裏問主神,“這是怎麼回事?王啟是什麼意思?”

“嗬嗬,這個王啟倒是個妙人。”主神笑道,“他的意思是說,接下來的內容已經不算是普通老師講課所能學到的內容了。即便是大儒公開講課,也定然是有所保留的。像你剛剛講的那些內容,就算大儒開講也不會講那麼多,那麼詳細,頂多會著重講一下‘多行不義必自斃’或者鄭莊公侍奉母親的孝順,你講了戰爭的部分就算講的多很多了。雖然平時戰爭部分不值錢,但現在黃巾起義聲勢浩大,聽了你的戰爭講解也是獲益匪淺,說不定打仗的時候用上了,便能立些戰功。即便這次用不上,以後也說不定可以用上。這兒可是幽州,是邊疆。”

“哦,這樣麼。”韓浩心想,“那關羽、張飛怎麼不說?”

“關羽是個普通富戶家的,張飛本就不愛讀書,對於這些沒什麼概念。要是劉備在這,肯定拉著關羽、張飛讓他們拜你為師了。這王啟雖然不是什麼世家,但也算是一個豪強子弟,還是專門學文的,自然對這個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