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機械?”
“是的,他的這款產品實際上是為殘疾人準備的,讓殘疾人可以通過意念指揮義肢。意念機械的理論基礎與你的經顱電大同異,估計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幫助和啟。”
“好,找時間我跟他仔細聊聊,你能聯係到他嗎?”
“沒問題,上帝之手在他身上有投資,我們正在支持他進行更複雜的意念機械的研究。”
蘇青姬很快見到了伊斯頓·拉查佩爾,這是一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臉上帶著迷人的微笑。
“現在意念機械還比較原始,功能上不是很精準,像我製造的意念手臂,現在也僅僅能夠通過意念指揮手臂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動作,比如拿起乒乓球,端起水杯,投擲,握手等動作,各個手指雖然能夠分別指揮,但是還不夠精確,很難做出複雜和準確的手勢。”這是伊斯頓對自己項目的評價。
“那麼按照你所知,意念機械現在的技術門檻卡在哪?”
“解讀,現在機器人技術已經比較達,製作一個機器手臂的難度並不大,可能隻需要三百美元就可以製造出一個五個手指都能靈活運動的機器手臂。但是想要準確理解人類的腦電波很難,意念機械的關鍵還在於腦電波的解讀不夠精確。隻要這個精確性提升上來,通過電腦程序指揮一個機器手臂是相對比較簡單的。”
解讀這事不僅是伊斯頓的難題,同時也是蘇青姬的難題,因為在經顱電項目中,蘇青姬也需要解決解讀的問題。
人類的腦電波是無數神經元的電信號綜合而成的,隻要想一想就能明白,當數以十億記的神經元同時工作,它們相互之間在頻繁的進行通信,每個神經衝動都是一段電信號,都能形成外溢的電波脈衝,當所有這些電波綜合疊加到一起,想要將它們再還原回去,解讀成最初的神經元信號,這中間涉及到的複雜度將是無以倫比的大。
現在人類能夠解讀的大腦信息還很悠閑,根據大腦的功能分區,監測大腦的活躍區域,從而模糊判斷大概的大腦指令,這是能夠做到的。
但是如果再細致一些,分辨的大腦具體想些什麼,比如大腦是想要吃肉,還是想要喝水,或者想要跟美女約會,這個是很難實現的。
能夠做到伊斯頓這個程度,能夠分辨達到想要懂哪根手指,想要抬起手臂還是放下手臂,想要端起水杯還是放下水杯,這個麵前還能做到。
並且這也需要操作者的盡力配合,操作者必須全神貫注的隻想著怎麼指揮手臂,排除掉所有其他的大腦活動,將指揮手臂相關的大腦信號不斷加強和強化,並且沒有其他雜波影響的情況,才能將這個動作的腦電波信號辨識出來。
雖然難度非常巨大,好在伊斯頓已經走出了第一步,蘇青姬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沿著伊斯頓的道路,不斷細化下去,不斷搜集更多的實驗數據,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