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蘇青姬的新項目(2 / 2)

反正大概就是這麼個原理,它主要針對的病症都是那些大腦器質性病變的疾病,比如老年癡呆、帕金森、癲癇、深度抑鬱之類的。

現在蘇青姬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外部電流參與大腦運作的過程、動力學原理、交互影響之類的。

是的,蘇青姬不打算簡單的研究電流影響,純研究電擊大腦,研究來研究去就變成一個電擊狂魔了,蘇青姬打算研究下交互。既然電擊大腦可以,那麼搜集和研究大腦的電信號肯定也是可行的。

不過蘇青姬的主要研究方向畢竟是偏向於驗心理學的,和那些研究病理心理學的還不一樣,她更傾向於研究健康人的心理,這個特點自然會反應到項目方向上。別人拿經顱電研究治療癲癇,她拿這東西研究外部電流與大腦思維的交互影響。

蘇青姬的實驗室場景是這樣的:

這些自願配合的實驗者,被剃成一個禿瓢,腦袋上戴著一個插滿連接線的頭盔,這個頭盔內部布滿了數十個吸盤,每個吸盤都是一個電極,這些電極負責輸入微的直流電,對實驗者的大腦運作進行影響。

這個頭盔不僅是個電流輸入裝置,同時它還是一個腦波接收裝置,它負責監測被試大腦微電流的產生和運轉情況。必要的時候被試還需要同時被采集核磁共振數據,以便了解被試大腦內部的運轉情況。

當一切準備就緒,要進行經顱電記憶測試時,先選取二十個被試,他們被分成兩組,每組十人,一組作為對照組,一組作為實驗組。

然後每個被試麵前有一台電腦,在屏幕上二十個圖片相繼在被呈現出來,每個圖片停留五秒鍾。要求被試努力記住這些圖片,緊接著開始做做選擇題,不斷有五個一組的圖片出現,被試要選擇出哪些圖片是被要求記憶的。

對照組正常做題,根據每個人的記憶力不同,他們會表現出符合各自的成績,實驗組同樣正常做題,他們的成績將會作為一個參照值記錄下來,用來分辨每個人在記憶力上的智商數據。

為了避免波動誤差,連續幾組同樣的測試求得一個比較穩定的記憶力數據,然後開始經顱電刺激實驗。

實驗時對照組仍然一切正常,沒有任何幹擾的做題,而實驗組則開始出現經顱電幹擾。實驗組的被試,他們在做題的時候,顳葉部位將會被釋放微電流刺激。

顳葉在大腦的功能分區裏,主要負責記憶,這一點早已經被醫學證明過了,現在實驗的目的就是想知道,經顱電影響顳葉運作的程度,以及與各種影響效果相關電流電壓等數值。

經過實驗證明,經顱電可以有效的幹擾顳葉的正常運轉,當開啟經顱電刺激的時候,被試一組的測試成績明顯下降,甚至出現記憶紊亂和混淆的情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