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二少爺不愧出自侯府,小小年紀就關心時政,將來必有大氣候。”聽他提及大計,包知府不由高興起來,前日他才得了準信,這次大計他將擢升,隻是位置還未定下。不過高興之後,不由疑惑,他一個黃口小兒,連功名都無,忽然提大計做什麼?莫不是想在大計時,用武定侯府的名頭賺上一筆?這麼一想,他看趙遠的目光,審慎了許多。
趙遠一笑,“不知叛軍破城,於大人是否有影響?”
“叛軍破城?”包知府臉色微變,“趙二少爺,這話可不能亂說。”
趙遠道:“我敢來此,當著大人吐這個口,自是有準確情報。”
包知府斂去笑,看著趙遠,神色莫測。這小子自打進門起,行事說話極為老成,絕不是信口開河之輩。而且,今日細作進城擄掠工匠,叛軍此舉的確來勢不善。若趙遠所言屬實,他能保住頭上烏紗已是萬幸,還提什麼升遷?之前千般算計,萬般謀劃,最終依舊是功虧於潰,落個罷黜收場,他無論如何都不甘心。
他忽然覺的喉頭發幹,“趙二少爺,你是憑什麼認定叛軍會攻打錦州府?須知青州與錦州之間還隔著一個賀州。”
“我敢問大人,賀州可有錦州富庶?賀州可有衛軍守城?”趙遠嘴角揚起一抹譏諷的笑容,“我本是好心,想助大人避過這個難關……不過聽大人話裏的意思,是信不過我啊……”
包知府一輩子圓滑,他認為,今日儲備了關係,他日才有關係可用,雖暫時無需依仗武定侯府,但他決不會得罪武定侯府,聞言打了個哈哈,“趙二少爺想多了。陡然聽聞這樣大的事,我想一想,思慮一番,實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趙二少爺,你說是不是?”
勸住作勢要走的趙遠,又將趙遠的話在心裏過了過,越發覺的趙遠的話並非空穴來風。錦州刺繡聞名大楚朝,比富庶,莫說賀州,就是放眼整個大楚朝,能及得上錦州的州府屈指可數。還有,此次調兵,賀州衛指揮使以距離青州太近,怕叛軍轉攻賀州為由拒絕了成國公,成國公這才將主意打到錦州府。
他看著趙遠道:“我雖是錦州知府,但手中既無將兵,又無兵權……”
聽得這話,趙遠知包知府已動了心,便笑了笑,“隻要大人有心守城,一切都好辦。金泉寺武僧堂有僧眾四十,個個武藝超群,以一敵十絕無問題;還有各家的看家護院,聚集在一起,人數也不少;再有,府衙還有捕頭捕快……”
說得頭頭是道,顯然是有備而來。包知府審視趙遠一時,“趙二少爺,你我恕不相識,你為何要幫我?”趙遠找上門來,必定有所圖。
“大人爽快,我也不是那扭捏之人。”趙遠道,淺笑的眼眸漸漸變得深邃,“我不是幫大人,我與大人隻是合作,各取所需。我想要大人幫我的,於大人來說,一點都不難……大人將來見著我父親,望大人替我美言幾句。”
包知府怔愣片刻,想明白其中關鍵,迭聲笑道:“好說,好說……”不知怎地,他覺的自己活了大半輩子,竟還不如一個少年郎老練。
走出知府衙門,趙遠無聲的笑了笑,撐開傘,步入雨簾中。
“二少爺。”
趙遠停住腳步,見穿著蓑衣的萬安走過來,幾不可見地皺了皺眉,“你怎麼沒在城門處守著?”
“二少爺放心,有石頭在,不會誤事。”萬安隔著水簾,看向趙遠,欲言又止,憑趙遠今日的行事看,他知自己要說的話會令趙遠很生氣。
“說吧。”趙遠道。
萬安將心一橫,終是道:“吳婆子傳了話出來……”他看了眼趙遠,見趙遠臉色驟然一沉,聲音不由自主低了下去,“她說……蘭姑娘說……她養著大熊實在是有許多不便的地方,請二少爺將大熊接出來……”
寬大的袖中,趙遠的手緊了又鬆,鬆了又緊。為什麼?她明明很喜歡大熊,為什麼要退回來?許久,他抬起頭來,“是蘭姑娘親自與吳婆子說的?”
萬安點了點頭,“是將她叫到房中,單獨與她說的……”
原來是吳婆子露出端倪,她生了疑心。趙遠緊繃的神經慢慢放鬆,他想了想,道:“讓吳婆子與蘭姑娘說,這幾日下雨,我功課又緊,等天放晴了,我功課趕出來後,自會上門去接大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