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低聲在張遼耳邊道:“夫君,離開前,要多陪陪蘇姊姊和伏妹妹。”
張遼看了一眼唐婉,忍不住點了點她的額頭,失笑道:“你呀,這個大姊做的真周到。”
唐婉難得的可愛地白了他一眼。
……
莎車國,位於精絕國以西,是西域南道諸國百年來少有的一直親近匈奴的國家,此番張遼對莎車國實行的是滅國之策,攻破莎車國,斬殺莎車王,俘盡可戰之兵,另立了莎車女王。
幾乎沒有人知道新立莎車女王的身份,隻知道莎車女王一直帶著一副精致的金色麵具,遮擋了額頭和上臉,隻露出美麗無雙的眼睛、紅潤的嘴唇和白皙精巧的下半邊臉頰。
戴麵具對於漢人而言比較稀奇,但在西域諸國中並不少見,莎車人不知道新女王是誰,但隻從半邊臉頰便能看出這個女王非常美麗。而女王戴著麵具的神秘也讓他們心生敬畏。
除此之外,莎車國還多了個國師,號烏角仙人,傳是新任女王的師父,昆侖神山修行的仙人,立道教為國教。
這個烏角仙人自然是左慈,莎車女王真是伏壽。張遼平定西域後,左慈就建議張遼立伏壽為莎車女王,張遼本就對伏壽的遭遇心有愧疚,自然不會反對。
與此同時,左慈看到從貴霜帝國傳過來的佛教盛行於西域,而且大有傳至中原的趨勢,便決定在西域傳播道教,與佛教抗衡。
張遼樂見其成,便讓左慈做了莎車國師,正好護持伏壽這個莎車女王,可謂一舉兩得。
清晨的莎車王宮,伏壽張遼梳完頭,偎依在他的懷中,明眸中流露著不舍。
張遼撫摸著伏壽的秀發,心裏充滿柔情,溫聲道:“治理一個國家是不是很累?”
伏壽搖搖頭,道:“大哥威名尚在,國人現在都很溫順。”
“威名?”張遼嗬嗬笑道:“是凶名吧?”
伏壽素手抓著張遼的手臂,明眸裏流露出佩服之色:“或許起先他們畏懼大哥的凶名,但大哥在諸國君長會麵時的那句話,很令西域諸國敬服。”
罷,她模仿著張遼當時的口氣:“匈奴人帶來的是征服,是野蠻,是剝削,把爾等當作奴隸,乃至牲口,而我大漢帶來的是文明,是共贏,是富裕,把爾等當朋友,乃至子民……大哥的真好,一言勝於百戰。”
張遼哈哈大笑:“我可要被你這妮子吹得飛起來了。”又搖搖頭,道:“商道開通後,可以給西域諸國帶來共同的利益,利益共同可以維持和平,但卻不是最上乘的手段。”
伏壽眨著如水明眸看著張遼:“大哥教我。”
張遼笑問道:“壽兒,你可知始皇帝最重要的功績是什麼?”
伏壽思索道:“是一統六國麽?”
“不是一統下,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始皇帝不一統下,遲早也會有人一統。”張遼搖頭,道:“始皇帝最大的功績是書同文。”
“書同文?”伏壽思索起來。
張遼道:“書同文,使文字統一,進而使語言統一,文化、習俗漸漸歸於相似,乃至相同。隻有文化共同,才有民族共同,共同的文化,才是同化其他民族的關鍵,也是華夏數百乃至上千年分分合合,卻始終歸於一統的關鍵。”
華夏為何數千年分合不變,而西方國家縱然形成大帝國,最終還是四分五裂,沒有通過書同文形成共同文件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因素,相同的文字帶來的是相同的思維方式和相同的文化,進而形成長久不變的民族凝聚力。
看著伏壽越來越明亮的眸子,張遼道:“我已著田都護在西域推行文字統一與儒家教化,你隻需配合他就行,隻要文字統一,文化共同,我想百年之後,這邊土地就真正屬於大漢了。”
張遼頓了頓,又道:“至於左老道,我已經建議他,以醫術作為道家的基本教義,隻要教出一批能懸壺濟世的道家子弟,真正救死扶傷,我想西域諸國會有不少人認同道教。”
“大哥懂得真多。”伏壽緊緊的保住了張遼,櫻唇堵住了張遼的話。
張遼翻身將伏壽反壓過去,他也沒想到,曾經那個知書達理的女子到了這裏,骨子裏爆發出的竟是如此的熱情與嬌媚,也令他迷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