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2 / 2)

黃巾之亂爆發時,汝南是重災區,曾大敗名臣趙謙,至中平五年,河東白波亂起之時,汝南黃巾也再次死灰複燃,攻沒郡縣,有五大渠帥,劉辟、龔都、黃邵、何曼、何儀,各擁兵數萬,合起來將近十萬餘眾,在汝南這種人口大郡也算一股強大的實力了。

不想初平元年諸侯討伐董卓之時,有高遁道突然起自潁川,凶悍無比,憑借數千人便擊潰了為惡跋扈的劉辟與黃邵二部,斬殺此二渠帥,兼並其眾,占據葛陂,其餘黃巾不敢侵犯。不久又有道門高人左慈現身汝潁,教化諸黃巾,並且在左慈的引導下,餘下的幾個渠帥龔都、何曼、何儀皆以高遁道為首領。

至此汝南黃巾肆虐之勢稍減,除卻偶爾劫掠大戶外,反而在山林四麵開墾荒田,收攏流民,勢力更強。

但兩三年後,高遁道消失,不久後高遁道副手蔣義渠取代高遁道成為渠帥,其餘渠帥心中猜忌,不久左慈再次遊方至此,蔣義渠才名正言順成為汝南黃巾頭領。

大約兩年前,汝水與潁水之間,新蔡縣東南一帶,又出現一支匪寇,頭領楊過,自號座山雕,有五千部眾,曾攻破兩座豪強堡塢,驅走袁術所任縣令,極為厲害,但好在不騷擾尋常百姓,也收攏了不少流民。

就在袁術在陳國召集十餘萬兵馬,與曹操、臧霸大戰之時,汝南郡新蔡縣東南座山雕楊過大寨之中,一個英武青年正在山丘間校場上檢閱兵馬。

這個英武青年赫然正是當今大將軍張遼!

不錯,正是本該在關中西北與馬騰、韓遂大戰的張遼!

事實上,張遼早就謀劃著先伐袁術,而他在汝南早有根基。

早在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張遼在郭嘉的建議下,留高順、宋超、薛明和蔣奇在潁川和汝南經營了兩年,又通過左慈招撫了汝潁黃巾,與李傕、郭汜之戰時,調走了高順、宋超、薛明和蔣奇,董卓身死關中之戰後,張遼又將蔣奇派了過來統領諸黃巾,也就是蔣義渠,在汝南繼續發展,繼續勢力,囤積糧草。

兩年前,在曹操與呂布爭奪兗州,豫州也陷入混亂之時,張遼又派楊漢帶五千人馬,在蔣奇的掩護下,分批潛入汝南發展,楊漢自然就是座山雕楊過。汝南形勢複雜,豪強遍地,楊漢到了汝南後,就曾攻破兩家跋扈豪強的堡塢,震懾四方。

三個月前,張遼已經將討伐袁術納入計劃,又命黃忠帶一萬人馬,從武關南下,又命楊漢和蔣奇攻打一些豪強堡塢,造成混亂,暗中則接應黃忠兵馬分批進入汝南。

至此,除卻黃巾,張遼在汝南郡的兵馬已經超過三萬兵馬,磨刀霍霍向袁術。

兩個月前,董承發動朝臣鼓動張遼討伐袁術時,張遼反對,一時為了爭取時間,應對伏皇後之事,二則是掩蓋自己的軍事目標,行聲東擊西之計。

張遼帶張郃進入關中後,留張郃與徐榮應對馬騰與韓遂,他則帶著許褚和三百親衛營從武關南下,偽作商隊,進入汝南,準備朝袁術發起致命一擊。

曆史上曹操攻打袁術用了兩年,此番張遼采取聲東擊西之策,就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平定袁術,掌控豫州與揚州,而後再伐袁紹。

可笑袁術至今還沒有察覺張遼已經悄無聲息向他張開了虎口。

當然,當日張遼在朝堂上所先伐馬騰、韓遂的理由也不假,論威脅自然是馬騰、韓遂更大,關中更是張遼的大後方,他也極為重視,不過張遼對關中的兵將很是信任,無論是徐榮還是張郃,憑借蕭關,都足以阻擊馬騰與韓遂。

張遼相信,自己平定袁術用不了多久,恐怕那時候朝廷也未必能反應過來,也免得那些跳梁醜在背後一直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