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穀地坐下,等待哲學家的到來,可是哲學家始終沒有來。
若幹年後,哲學家去世了。
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方法隻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麵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試想,那些學生們的人生如果缺了這最後一課,即使學富五車又有多少意義呢?
人生感悟:要想除掉曠野裏的雜草,方法隻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麵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冠軍和蒼蠅
這是一場舉世矚目的賽事。
台球世界冠軍已走到衛冕的門口了。他隻要把最後那個8號黑球打進球門,凱歌就奏響了。此時,黑球就停在離球門不遠的地方,打進它對世界一流高手來說輕而易舉。
冠軍彎下腰慎重地握著球杆,對擊球力度、方向進行定位。冠軍想,不能有絲毫的疏漏,哪怕是萬一。他瞄了對手一眼,從對手的臉上讀到了失望兩個字。
就在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飛來了一隻蒼蠅。天太熱,有蒼蠅不是罕事。
蒼蠅第一次落在握杆的手臂上,有些癢,冠軍認真地停下來。蒼蠅飛走了。
冠軍俯下腰去,準備擊球。蒼蠅又來了,這回竟飛落在了冠軍鎖著的眉頭上。冠軍隻好不情願地停下來,煩躁地去打那隻蒼蠅。
蒼蠅又輕捷地脫逃了。
冠軍作了一番深呼吸再次準備擊球。天啊!他發現那隻蒼蠅又回來了,像個幽靈似的落在了8號黑球上。
冠軍心頭升起一股無名之火,他對蒼蠅揚了揚手,意思是讓它快點滾蛋。蒼蠅對此表現漠然,它扇動了兩下翅膀又在原地不動了。冠軍怒不可遏,拿起球杆對著蒼蠅捅去。
蒼蠅受到驚嚇飛走了。可球杆觸動了黑球,按照比賽規則,該輪到對手擊球了。對手抓住機會死裏逃生,一口氣把自己該打的球全打進了。
衛冕失敗,冠軍恨死了那隻蒼蠅。可惜的是他後來患了不治之症,再也沒有機會走上賽台。臨終,他對那隻蒼蠅還耿耿於懷。
一隻蒼蠅和一個冠軍的命運交合在一起,也許是偶然的。蒼蠅飛走了,冠軍的傷痛和教訓找誰去討呢?倘若冠軍能製怒並靜待那隻蒼蠅飛走的話,故事的結局也許應該重寫了。
人生感悟:一個具有奪冠實力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因為和一隻蒼蠅過不去,結果丟掉了到手的冠軍獎杯。可見心態常常能夠決定成敗。
螞蟻和將軍
那是公元14世紀一隻普普通通的螞蟻。
一位將軍被強大的敵人打敗了。
他的軍隊潰不成軍,將軍也被迫躲進一個廢棄不用的馬棚裏躲避敵人的搜捕。我們說的那隻螞蟻恰好也在馬棚裏忙著自己的營生。它在努力地扛著一粒玉米,試圖爬上一堵垂直的“牆”。螞蟻當然不會知道將軍的一些事情,但將軍的目光和心智卻被它吸引了。
那粒米的重量不知是螞蟻體重的多少倍,也許不亞於人去托起一頭大象吧?第一次,米粒被它稍稍頂起,很快又掉下來。螞蟻似乎連一絲的猶豫也沒有,接著就開始了再次的努力。
將軍屏神靜氣注視著螞蟻的一切。二次,三次,四次……將軍默默地數到了第69次,每次米粒都被螞蟻頂上去,最後又都掉了下來。將軍想,螞蟻不可能成功了,69次的失敗就是證明。就在這時,奇跡出現了,螞蟻在第70次嚐試的時候終於把那粒玉米推過了“牆頭”。
將軍被感動了。
從這隻螞蟻身上,將軍找回了失落的信心。後來,他重整軍隊,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他的帝國版圖從黑海之濱一直伸展到恒河。
這位將軍就是14世紀的蒙古皇帝莫臥兒。
在沒有失敗的日子,諸如“失敗是成功之母”一類哲語箴言,我們言之於口,不亞於哲學家的冷靜和銳敏。一旦走進失敗的泥潭,雖然也講百折不撓,也說愈挫愈勇,又有幾人在一件事情上嚐試69次,在第70次時走向成功呢?在失敗來臨的時候,又有幾人不被沮喪和絕望的情緒籠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