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魏軍四方合圍晉陽城。
公孫策總帥旌旗出現在西大營,這部殘存的投石機開始工作,將一個個澆滿油脂的草團投向晉陽城,天空中盡是兩軍相互投擲的火團和濃煙。
“不夠,煙還要再大點!再等半個小時,等到濃煙遮蔽晉軍視線後,就開始築山!”
公孫策站在戰車上,觀察著戰場。
魏軍各部推著餘下的樓車開始前進,數不盡的藤木大盾被魏軍扛著朝晉陽城壓去。
樓車上的弓手還未射箭,就被晉軍射死,接二連三的掉下樓車,但魏軍弓手前赴後繼,不斷出現在樓車頂上,還有從樓車孔洞中持弩射擊。
樓車立在九輛車架上,內部是螺旋樓梯,方便攻城士兵攀登,遠了可以射擊,進了靠到城牆上士兵就可以順著內部的木梯登城。
藤木大盾高達四五米,好像貝殼一樣,整體呈弧形,可以防禦守軍從各個角度射來的箭矢。麵向晉軍的那一麵,塗著濕泥,防止晉軍火箭。
藤木大盾靠近後,魏軍弩手趴在隙縫處,對著城上射擊。
城頭晉軍投出的火球砸到藤木大盾上,滾燙的油脂四濺,可能會燙傷盾後的魏軍,但火球也會被藤木大盾彈開。
就是晉軍投擲大石,正中藤木大盾,也不一定能將大盾擊毀,最多就是彈掉表麵的濕泥。
城頭上,晉軍弓手和魏軍躲在藤木盾後麵的弩手射擊占不到一點便宜,加上魏軍的戰線長,火力相對於城頭上的晉軍來說,要更強。
“昨夜燒毀了晉軍大量攻城器械,公孫策今日就敢攻城,想來必有依仗。”
李世民對諸將接著說道:“魏軍攻勢如此猛烈,想要將我軍壓製,必然是為了殺手鐧做準備。寡人豈能讓公孫小兒如意?傳令各部,擇機出城,擊毀魏軍城外器械!”
西城外,公孫策已經看不清城牆,視線已經被煙霧遮擋,對著馬謖說道:“傳令諸部,固守現有陣地,保持對晉陽城的攻擊節奏,為西城作掩護!”
“開始築山!”
軍中號鼓鼓調一變,西大營後方的七千餘輛大車裝著土石朝晉陽奔來,一路顛簸,塵土漫天。
“保持隊列,不能亂!按照計劃填土,不要怕!”
董越率領車隊靠近晉陽城時減速,對著經過的車輛嘶吼。很多車兵都是新兵,或者是不熟悉駕馭的老兵,在晉軍箭雨下,或因為膽氣或因為技術,會忙中出錯。
一輛輛大車出現在晉陽城下百米外,守軍開始射擊,前排大車都是戰車改造的,車兵防護一流,但拉車的牛馬往往中箭後不受控製,四處奔逃。
“填土!不受控製的牲畜舊地格殺!不可衝亂節奏!”
董越衝在最前麵,在藤牌大盾後對著車兵竭聲大吼,車兵以淬毒手弩射殺牛馬,在其他大車掩護下從晉軍視線中消失。
遺留下的大車和不斷增高的土石形成一道土粱,後續大車趕到,在土粱的掩護下,隨車民壯奮力將一袋袋土石拋到土粱上,將土粱增厚,增高。
運完土的大車從兩翼朝後撤退,中路是密密麻麻看不清究竟有多少的大車,這些大車滿載土石,依樣學樣,在民壯將土石卸空後,就從兩翼往後撤。
一批批的民壯隨車而來,替換精疲力盡的民壯,始終保持最高的勞動強度。
在後方,不下十萬的民壯將堆積如山的布袋進行裝土,再由隨車而來的民壯裝車。
整整三十餘萬民壯在為填土築山而奮力勞動,一座座深坑眨眼就出現,最後晉陽城外的土粱高達四五米,民壯不得不登到土粱上進行勞作,晉軍的流矢往往會將奮力扔包的民壯擊中,民壯隨裝滿土石的布包一起栽下土粱。
有的落到土粱的那一麵,不等晉軍射箭,就會被自己人投下的無數布包淹沒。這裏的民壯喘著粗氣,頂著晉軍的箭雨勞作很是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