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輪回鏡(1 / 2)

心理劇屬於團體心理治療法,跟小倩常用的那種談話式的心理治療有本質不同,談話治療是完全由心理醫生掌握節奏與技巧,心理劇不以談話為主,而是通過讓患者自己參演劇情的方式把問題戲劇化發展,簡單的說患者或是醫生都可以是參演演員,在戲劇扮演過程中讓患者達到發泄情緒消除心理問題的目的,大賽把這個作為決賽環節,主要是這個更加直觀,欣賞性也更強。

進入決賽的4個選手沒人都可以帶一個助賽幫手,演員由大賽來提供,每一組的表演時間隻有15分鍾,超時需要扣分,為什麼需要助賽呢?

因為這種心理劇跟舞台劇有本質不同,舞台劇更注重觀賞性,除了需要一個把握節奏統領所有患者入戲的導演之外,還需要一個旁白。

小倩選阿卡做旁白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阿卡在專業方麵低於平均水準,旁白要有大段的專業術語以及技術分析畫龍點睛,患者和導演小倩就算是表現的好,旁白要是出錯了那整體就毀了。

比賽前每組會有2小時做準備,看著時間很多其實不然,大賽給找的演員每一個都是有真實心理問題的,也就是真正的患者,參賽選手要在2小時內摸清每一個患者的情況,把他們的心理問題寫下來,然後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彙總一部心理劇。

分數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是考察選手給病人判斷病情是否準確,人家有焦慮症你不能按著抑鬱症的方式安排角色,第二是考察心理劇的現場效果,也就是考察選手導演的心理劇有效治療率是多少,抽到5個患者這5個患者有幾個會因為這場心理劇有情感變化這也很重要,最後就是考察劇本的普世價值觀,這是從觀賞層麵進行打分,治療效果好但觀賞性差,這也要扣分。

加上表演,一共是2小時15分鍾,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多複雜的工作,沒有助塞是根本不可能的,一個好的助賽可以減輕選手一半的壓力,就比如阿卡特南果這邊。

阿卡特南果說是助賽,但她本人卻是占據了主導地位的,與其說這是JR新人的比賽不如說是阿卡特南果的比賽,在診斷過程中她這邊5個選手她自己診斷了3個,剩下2交給真正參加比賽的選手,這就節約了大量時間,然後再給新人寫治療劇本,排練時間也是大大有餘,演幾遍正式比賽時出錯率就低,全方麵保證了三個得分點全部拿下。

而小倩這邊就比較慘了。

讓阿卡幫著她診斷那是不可能的,阿卡什麼也不會。

於是阿卡眼看著倩總一個人對付5個患者,心理醫生跟患者之間的談話並不像是心理醫生那樣簡單,身上不舒服有個頭疼腦熱的去找醫生,醫生讓做些化驗再聽患者敘說病情就能做出判斷,心理疾病大部分儀器是檢測不出來的,就算是有量表幫助判斷,那患者是否配合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很多患者本身就排斥看心理醫生,不配合治療效果極低,就比如小倩遇到的其中一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